今年以来,怒江州纪委始终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管理理念,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中,综合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谈话提醒、教育、约谈等多种利器,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化,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着力解决“灯下黑”问题。
注重源头防治,加强学习教育力度。从抓学习教育入手,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放在首位,筑牢干部职工的思想和纪律防线。一是严格执行日常学习制度,坚持“周五学习日”,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采取班子成员领读领学、带头上党课,集中研讨交流心得等多种方式进行。二是突出学习内容重点,从学习《党章》入手,学深学透《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做到“学、思、践、悟”,并就相关内容组织全州纪检监察干部进行知识测试,真正做到把党规党纪刻在心上。三是加强两项教育,即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通过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通过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通报违纪违法案件、剖析典型案例,主动把“内部人”违纪违法的“家丑”摆出来,时刻警醒纪检干部要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筑牢防线。截止目前,委局机关、各支部累计开展教育学习活动40余次。
注重自我监督,加强监督约束力度。一是通过突击检查、暗查暗访等方式,定期不定期的到委局机关各室、各派出(驻)机构对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效能、工作程序、执行纪律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从遵守上下班纪律、佩戴党徽等小事小节入手,经常“扯扯袖子”,防微杜渐,进一步改作风、正形象。二是不断规范管理,强化制度约束力。为加强对“一把手”权利制约,印发《怒江州纪委监察局强化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工作办法》及《怒江州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流程图》;为严把干部“入口关”,出台《干部资格准入制度暂行规定》及“三个提名办法”等;为规范执纪办案人员纪律,建立《怒江州纪委监察局办案工作责任制暂行规定(试行)》,为加强内部监督,制定《怒江州纪委监察局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和《纪检监察干部“七不准”》;州纪委还主动对外公布州纪委监察局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举报流程和受理程序,自觉接受外部监督。
注重事前预警,加强谈话提醒力度。一是积极开展交心谈心,形成书记与班子成员谈、班子成员互相谈、分管领导与室主任谈、室主任与干部谈的谈心谈话机制。对干部职工在思想、工作、生活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经常“咬咬耳朵”,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上半年已完成第一轮谈心谈话,累计谈话20余次。二是委局机关党委和各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处级党员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充分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三是对新提拔任用、岗位交流的科级干部事先打预防针,开展任前提醒谈话,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增强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先后对19名科级干部岗位调整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和任职谈话。四是定期与四县纪委、各派出(驻)机构负责人就落实“三转”、查处“四风”问题、落实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约谈,累计约谈23人次。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