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德国出"辣招"推广电动车:车主奖4千欧免税十年

2016年05月19日 12: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彭大伟

  18日上午,对于德国交通部长多布林特而言,有比赶到东部城市莱比锡为国际交通论坛揭幕更要紧的事——他得留在首都柏林和同僚一道敲定关系到德国电动汽车和绿色交通发展的一着“辣招”。

  仿佛是呼应以“绿色和包容性交通”为主题的该论坛,以及两天前开始的波恩气候谈判,在德国经历长时间讨论的一项电动车激励政策当天终获德国联邦内阁通过。

  根据新政策,从今年5月起,购买纯电动汽车的个人或企业、机构将可在政府网站上申请4000欧元补贴,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买主则可获得3000欧元。此外,该政策还将特别惠及从今年1月起已购买纯电动车的车主,他们将享受长达十年的免收车辆税待遇。

  共计12亿欧元的奖励资金将由德国政府和汽车企业平摊。此项政策预计将一直执行到2019年,或这笔资金发放完毕为止。

  这项政策的背景是德国政府希望大力推动的绿色低碳交通以及该国方兴未艾的电动车产业。

  就在当天举行的莱比锡国际交通论坛上,一辆急速行驶的“E级方程式赛车”(E即英文“电动”之缩写)吸引了各国媒体的眼球。采用全电力驱动的这款赛车目前已投入正式比赛应用,并即将于21日周六在柏林举行一场“E级方程式”比赛。

  “我们今天开始了德国的‘充电桩攻势’。”多布林特说,电动车取得应用的突破口在于广泛覆盖的充电基础设施,如加油站、主要交通节点的停车场、购物及体育中心、“汽车共享站”、火车站、机场和会展中心等。

  前述“汽车共享站”即为德国在此领域业已开展的一项令人称道的实践。依托物联网技术,宝马公司的DriveNow和主打奔驰Smart汽车的car2go均可使顾客在德国各大城市便捷地完成电动汽车的租借、充电、使用和归还——其用户体验犹如中国大城市常见的公共自行车,随借随还。

  德国联邦政府还计划拿出约3亿欧元在全境建设充电站,以期使该国完全和混合电动车保有量从目前的不足5万辆增长到50万辆,并在中期达到100万辆——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本应是2020年,但德国离这一目标尚有巨大的差距。

  而对于跃跃欲试的德国电动车粉丝而言,最为关键的是,要想真正从政府和车企领到大礼包,还得等到这项法案经德国联邦议会和联邦参议院通过。(记者 彭大伟)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