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五省区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落地 电价降价空间达55.6亿元

2016年03月30日 10:0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顾 阳

  输配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和价格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将有利于强化电网企业自我约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电网企业无歧视向所有用户开放,通过竞争提高电力市场运行效率,促进电力供应和需求总量平衡、结构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价格司司长施子海3月29日表示,国家发改委日前已批复了云南、贵州、安徽、宁夏、湖北五省(区)电网企业2016年至2018年监管周期的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水平。参加第一批改革的五省区输配电价降价空间达55.6亿元。

  输配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和价格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历经“破冰”“起步”和“扩围”之后,我国输配电价改革有望在2017年实现全覆盖。据介绍,随着第一批输配电改革试点成果的落地,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保障电网完全运行、满足电力市场需要的独立输配电价机制。

  打破双重垄断

  作为全国输配电价改革的“破冰”之地,深圳率先于2015年1月1日启动了新的电价机制,长期以来的电网垄断格局开始打破。在此后的1年多时间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经历数次扩容——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部署,今年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到12个省级电网和1个区域电网,加上此前的5个试点电网,该项改革已占据全国电网的半壁江山。

  据悉,电力价格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推进市场化,而输配电价改革正是“管住中间”的关键改革措施。施子海表示,输配电价改革的目的,就是转变对电网企业的监管模式,打破电网在“买电”和“卖电”两头的“双重垄断”,为电力价格市场化奠定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说,电价以前的监管方式主要是政府核定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这种管理办法;输配电价改革启动后,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的公共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垄断这些环节上,而电网正是典型的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简单地说,过去电网企业主要通过收取‘卖电’和‘买电’的‘差价’获取利润;改革后,将按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收取规范的‘过网费’。”施子海说。

  终端用户得实惠

  “作为全国首批五个试点省区之一,云南输配电价经国家发改委核定已从3月15日开始正式实行。”云南省物价局局长郭继先介绍,试点期间,云南电网输配电的整体价格水平与2014年电网企业的购销成本相比核减了30.36亿元,核减比例达到13.4%。

  云南输配电价改革的探索,正是全国输配电价改革的一个缩影。张满英表示,输配电价的价格核定是此项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试点地区按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确定相关电网输配电总收入和输配电价水平,再综合电网在3年监管周期中的新增投资等因素,最终核定出输配电价的价格。经测算,上述5个省区降价空间约55.6亿元。

  “这些降价空间全部用于降低终端电力用户用电价格,降低了企业的用电成本。”张满英表示,输配电价核定之后,电网企业可以无障碍、无歧视地向全社会开放,有利于电力市场的运行建设和交易,为更大范围由市场形成电价创造条件,也有利于促进电力供需在总量上的平衡和结构上的优化。

  不仅如此,输配电价改革还转变了电网的监管模式,约束了电网企业的成本。目前,试点地区已建立了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对输配电收入、成本、价格进行全范围直接监管的新模式。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统计,通过交叉监审,直接剔除或核减了与电网输配电无关资产和不合理成本约160亿元,5个试点省区核减比例平均约16.3%。

  夯实市场化改革基础

  电力改革向来被认为是“啃硬骨头的改革”,而输配电价改革的率先破题,将为电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夯实基础。对于下一步输配电价改革如何推进,施子海表示,目前已经对18个试点电网和省区进行了部署,在全面总结经验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输配电价改革将在2017年实现全国全覆盖。

  不过,作为一个重大监管模式的转变,各地在改革试点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比如投资和电网成本之间的关系问题,投资过大,就会推高电价成本,而投资过低,就可能影响电网的质量和运行的效率。”张满英表示,诸如输配电价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电价交叉补贴如何体现等问题,未来都需要进一步细化。

  全新监管模式必然要求监管方式和手段的提升与完善,这也将是输配电改革需要正视的问题之一。“这项改革我们借鉴了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我们要多学习、多交流、多探索,但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让改革信息透明化,便于社会的了解、监督和理解支持,希望能做到‘管细、管好、管到位’。”张满英说。

  对于像云南这样已经正式实施输配电价新体制的省份而言,加强电力市场建设,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通过市场行为逐步扩大市场形成电力价格的范围,将是它们要面对的新命题。“说到底,电力市场建设到哪里,电价就放开到哪里,开展试点的地方要按照这个目标要求来做。”张满英说。(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