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北京:儿女“带薪”护理 居家养老暖政欲出

2016年03月24日 09:52   来源:半月谈   林苗苗

  在2016年1月举行的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将探索子女带薪护理父母模式,鼓励有意向的子女回归家庭照顾老人”的消息甫一发布,就受到舆论热切关注:带薪护理具体该怎样操作,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2016年2月4日,济南曜阳国际老年公寓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为路先荣老人上门护理 邵琨/摄

  带薪护理,意在鼓励子女多陪伴父母

  据了解,北京在老龄政策法规创制方面走在前列,2015年出台了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方面的地方立法《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在今年北京市两会上所做的《关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提出,北京将研究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政策。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政策,在南京有类似探索,英国等国家也早有这方面的实践。

  “今年年内会出台具体办法,随后将在部分区进行试点。”李红兵介绍,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主要针对有困难的失能、失智老人,在北京约有60万人。

  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既能弥补养老护理员的数量不足,又能满足失能老人的情感需求。李红兵表示,希望尝试通过补助、薪酬等方式,引导子女返回家中护理失能失智老人。

  年过半百的黄玉庆辞职前曾在北京某三甲医院煎药室工作。4年前,由于母亲生病家里缺乏人手,黄先生辞去工作,专职回家照料。后来父亲脑出血留下后遗症,母亲因病去世,黄先生现在主要任务就是照顾行动不便的父亲。

  “家里只有一室一厅,居住条件有限,我的工资也不够请保姆。再说保姆照顾总不如子女尽心。”黄玉庆说,目前家里并不宽裕,收入主要靠老父亲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维林表示,探索子女带薪护理父母,并非鼓励“赡养父母还得先给孩子钱”,而是政府对在家护理老人的子女的一点补贴,与孝顺父母的传统不冲突。政府补贴不见得多,相当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意思,主要起到鼓励作用。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