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求解东莞转型密码

2016年03月22日 10:1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郑 杨 庞彩霞 赵淑兰

  曾被视为“东莞名片”的诺基亚工厂搬离仅仅几个月后,其生活区就被改造成聚大电商产业园,家具、电子、服饰、通信等行业的80多家企业相继入驻。郑家雄摄(新华社发)

  开栏的话 近年来,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东莞模式”遇到“成长的烦恼”。面对困难和挑战,东莞主动作为,改变过去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土地等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要驱动力,向改革要牵引力,取得阶段性成果。今日起,本报开设“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东莞调研行”栏目,求解东莞转型升级“密码”,挖掘其转型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反映东莞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活力、新动能,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提供具有样本意义的经验启示。

  一个项目,第一天拿到地,第二天就开始动工建设,这样的“东莞速度”是否令你称奇?一家外资企业来莞投资,不到3天办齐10个证照,这样的“东莞效率”是否让你点赞?一家外贸公司,因一项口岸通关新模式的推行,一年省下通关费用1300多万元,这样的“东莞服务”是否令你拍手叫好?

  近日,记者来到制造名城广东东莞,听企业讲述与改革有关的故事。

  与这些改革故事同时传递给我们的,还有东莞在外贸寒冬与制造业寒冬中飘红的一组数据:2015年,东莞外贸进出口突破1万亿元,增速连续两年在全国外贸总额前五名城市中排名第一;外贸依存度从2010年的193.4%下降为165.9%,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四新”经济蓬勃发展,逐渐取代“为人做嫁衣”的加工贸易……

  “近年来,由于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莞发展遇到‘成长中的烦恼’。”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坦言。

  挑战重重,但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东莞一个也没落下。如何求解东莞转型升级的“密码”?经过为期一周的采访,记者发现,“向重点改革要牵引力”便是答案。目前,国家和广东省在东莞的50多项改革试点稳步推进,300多项“东莞版”改革全面铺开,多项“东莞式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东莞已在多方面成为全国改革的“实验区”。

  “三互”通关新模式:护航外贸稳增长

  30多年来一直坚持“外向带动”战略的东莞,是全国第五、广东第二的外贸大市。如今,这里数以万计的外贸企业境况如何?记者来到东莞重要的水运口岸虎门港和陆运口岸寮步车检场,一探究竟。

  “对我们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提高效率就等于降低成本!”在寮步车检场,东莞友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报关经理高勇吉对新的通关模式十分满意。

  “每次查验掏箱平均装卸费用400元。以前,海关、检验检疫分开查验,常常需要两次掏箱;现在,两家一起查,不仅节省费用,货物损坏的几率也小了。”高勇吉说。

  而在一派繁忙的虎门港,九丰集团副总裁胡恩锋高兴地告诉记者:“原来通关,我们需要分别配合海关、检验检疫等4个部门上船工作,前后需要8小时;自从去年实施新的通关模式后,这些部门一次性上船,时效提升了50%以上。”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把节减的时间换算成货船的租金,一年下来,企业单租金就可以节减1300万元!“如今外贸形势不好,企业日子也难过,新的通关改革是实实在在地给企业减轻负担。”胡恩锋说。

  这项让众多企业受惠的改革,就是东莞在全国率先启动的“三互”大通关改革。据了解,目前,东莞以寮步车检场、虎门港、跨境电商中心园区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构建起“陆、水、网”三位一体的“三互”大通关模式,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东莞为何不遗余力地以深化改革构建口岸通关新机制?东莞市委政研室主任叶淦奎告诉记者,东莞外贸依存度很高,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正逐步削弱,诸如资源、区位等先天优势,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优势,税收、补贴等政策优势已经难以持续释放出稳定的红利。同时,企业普遍反映,在进出口通关环节涉及部门过多,手续复杂,耗时较长。构建“三互”大通关模式,正是为了缓解外贸下行压力、提升东莞投资“软环境”,以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

  “改革使企业通关效率倍增、成本减半。”东莞海关关长黄浦说。据了解,仅从水运“三互”通关改革来看,登临执法时间由过去的2至6个小时,压减到1至4个小时,集装箱的平均查验时间缩短了50%以上。“联合查验”减少了吊柜和开箱次数,每个集装箱分别可为企业节省200元和280元的费用。如今,东莞已成为国内贸易便利化程度最高的口岸之一。

  “三互”通关改革只是东莞近年来为实现外贸稳增长所推行的众多改革中的一项。徐建华介绍,近年来,东莞落实国家和省外贸稳增长的有关政策,配套出台了外贸“稳增长37条”措施,从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企业服务等方面综合施策,全力以赴保障外经贸稳定发展。

  在一系列改革的牵引下,东莞去年不仅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而且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乐土,合同外资、实际外资双双突破50亿美元大关,在全国外贸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