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国人口老龄化仍在加速 赡养负担加重

2016年03月01日 10:0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洞见】银色经济“十三五”期间迎机遇

  编者按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应对老龄化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自2014年起,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与《中国经济周刊》已经连续三年联合发布《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指数》年度报告。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时期,养老保障既是个人和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希望我们的这一报告能为关心和关注中国养老问题的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分析参考。此文为报告内容概要。报告全文详见经济网www.ceweekly.cn。

  《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指数(2015)》报告(下称2015版报告)中三大分项指数分值均有所下降,社会保障扩面和提高待遇所取得的成绩,与社会保险基金收小支多的不利趋势基本取平。“医疗保障发展指数”从上年的63.5分降至61.2分,是三大分项指数中唯一及格的;“养老金发展指数”由升转降为57.9分(2013版报告为51.6分、2014版报告为58.5分);“老龄社会与银色经济发展指数”比上年降低0.2分,为52分。

  人口老龄化不等于社会老化,不能忽略,也不要悲观,这是人类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进入大健康产业革命的标志,谈老龄社会不仅是老年人的问题,而是经济社会进入一种新常态的问题,需要按照人口老龄化的需求组织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活动,调整供求关系。但是,中国在未完成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时便进入老龄社会,“未备而老”的挑战是严峻的,目前的战略准备和国民教育非常不足。

  2020年,中国很可能提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代际矛盾更加凸显。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亟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制定和执行银色经济发展战略,改善劳动人口人力资本以提高生产力、改善老龄人口资产结构以提高购买力,实现代际平衡,扭转中国“未备先老”的局面,为老龄社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人口老龄化仍在加速,赡养负担加重

  老龄社会与银色经济发展指数,从老龄社会发展速度与深度、老龄赡养比、养老保障、老龄产业、老龄人口红利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见表1)。2015版报告基于2014年数据计算,该指数得分52分,已经连续第三年下降(2013版报告、2014版报告该指数分值分别为52.6、52.2)。

  2015版报告指出该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老年赡养负担加重。因人口老龄化、提前退休、正规就业不足等因素,从2014年开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计划内赡养比跌至3:1以下(即不足3个缴费人供养1个领取人);部分地区在不断提高社会保险费率,企业和职工总和养老保险费率超过缴费工资的30%、医疗保险费率超过10%,中小企业不堪重负。二、养老金支付有缺口。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计划均出现当年资金缺口,导致养老保障指标值下降。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