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港航线转移调查

图 钦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许志干摄

图 防城港硫黄卸船专用线。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2015年10月29日,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北部湾港外贸集装箱航线转移公告》。在实际操作中,广西北部湾港航线迁移导致防城港部分临港企业及国际贸易企业运费增加,通关时间增长,国际信用受损,企业经营面临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北部湾港和南宁海关表示正努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帮助企业尽快适应航线转移带来的新变化。
防城港企业:航线转移致使经营陷入困境
“航线从防城港转移到钦州港后,我每个月的集装箱木托定做量由原来800个降到现在200个。”专为港口运输做配套的贺立行提起近两个月的生意状况,非常激动。“如果照此下去,防城港的港口贸易企业将生存艰难。”
2015年10月29日,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一纸《北部湾港外贸集装箱航线转移公告》,在广西防城港部分临港企业和国际贸易企业中引起轩然大波。该公告内容称:“2015年10月份开始至12月20日,将防城港区的集装箱直航线,驳船航线陆续转移钦州港区”。
按照公告要求,防城港原有13条外贸集装箱航线中的11条航线,全部转至钦州港(另2条水果、固废航线由于是国家海关部门指定防城港为进口口岸无法在钦州港上岸才没有转移)。
“2015年12月2日,公司进口了7个集装箱的芝麻落地钦州,直到13日货物才抵达防城港,通关时间比航线转移前延长了11天。”防城港富味乡油脂食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金柱谈及航线转移后的影响,脸上写满了沉重。
有同样遭遇的企业还有很多家。桂丰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两批大米都多用了10天在途时间。大海粮油公司进口3000吨米糠于2015年11月4日到达钦州港,15日才转运到防城港,同样多耗时11天。博拉暨广顺化工(防城港)有限公司在航线转移前,公司货物从工厂到码头直至报关报检通关,最快只需半天时间就能上船。航线转移后,通关效率快则一个星期,慢则两至三个星期。
通关时间延长,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如港口装卸、运输、关检费用大幅增加。
因为交货延期,博拉暨广顺化工(防城港)有限公司多次受到国外客户的投诉,并且产生了码头堆存费及船务公司滞柜费约1200元/柜,大大增加了备货时间和费用成本。梁金柱测算,同直航防城港相比,由钦州港转航,货主额外增加的运输费用平均一个集装箱达到1000元至1100元人民币。而据桂丰公司总经理陈以贵测算,平摊下来,利润微薄的大米每斤也要增加成本近5分钱。
除了直接的经费增加,还有更多的间接成本增加。桂丰公司陈以贵说,国际贸易信用证明都有时间期限,不能按时交货就要跑银行重开,不仅耗时耗力,更重要的是降低国际信誉,最终连生意都做不成。“还有国际汇率随时变动,加上银行利息,真是时间就是金钱。”
货物长时间在途导致的质量风险也大幅增加。澳加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发往海南的豆粕时间从以前的3天延长到现在的16天,时间延长使豆粕发生霉变而被客户索赔。公司发往南部的产品销量由原来的5000吨急跌至2015年11月的700吨。
企业呼吁:加快通关办理速度降低成本
近年来,到防城港市投资建设的临港加工、物流、国际贸易等企业,都是当初响应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等号召而来,看中的正是防城港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现在航线的调整使众多企业当初看中的优势不再,投资方不得不产生撤资的想法”。中印合资博拉暨广顺公司总经理许小安说。
澳加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储运部主任冯艳芳表示,如情况不改善,公司将无法继续选用集装箱发运,现在公司已经取消了发往海南的货物,只经营云南、四川、贵州等不需要通过港口运输的客户了。外轮代理公司部门经理农昌华说,本来靠泊就是为了高效率,而现在钦州港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欠缺,冒着极大的时间风险对于船运公司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而捷康生物则直接舍近求远,集装箱进口不再走广西港口。
在调查中,企业普遍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钦州港和防城港相比,存在港口基础设施滞后、检验检疫和通关设施不完善、人员不足等问题。长期以来,防城港形成了成熟的通关机制,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部门协作良好,通关设施较完善、通关效率也较高,而钦州港在这些方面则存在较大差距。
“因为钦州的港务设施不完善,缺少对食品检验的设备,我们只能将货物样品送往南宁或广州检验,造成延误。”梁金柱说。
“在防城港报关后,把货物转关到钦州装船,增加了转关手续。货物以内贸形式运到钦州,再向钦州海关或防城港海关报关。如果遇到查验,因钦州海关和钦州检验检疫设施(无集装箱激光查验系统)等不足,还需要拆箱人工查验,容易损坏货物原包装。此外,防城港至钦州的班轮费、两港的一装一卸港口费、钦州港的报关代理费等也造成了企业物流成本上升。”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覃博表示。
据了解,集装箱航线集中在钦州保税港,是广西推进建设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广西开放发展战略,也是深化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改革,创新港口建设管理运营机制,推进“六市一关”“一港三域”协同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
对此,许多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支持自治区这一重大决策。但针对当前的困境,防城港部分临港企业呼吁待钦州港通关等基础设施及机制完善后再转移航线。当务之急是加快钦州港的通关能力建设,完善海关、边防、检疫检验等联检机制,同时增开海上穿梭巴士,切实减少企业的通关时间和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