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杭州楼市进入“大”时代 中小企业去房产化进程加速

2016年01月06日 09:5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沈溦

  ◎每经记者 沈溦

  近日,杭州楼市2015年销售榜出炉,两大本土巨头绿城与滨江高居全年销售额前两位。此外,浙江本土房企中,杭州城建、德信地产、顺发恒业也进入销售榜前十行列。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浙江本土上市房企却在不断加速转型,房地产业务不断萎缩。

  世邦魏理仕董事总经理马英枢认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房企的增长由粗放式转向精细化运作,对于房企的开发能力、资金投入都有了全新的要求,区域性较强的中小房企退出将会越来越普遍,“未来房地产市场对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甚至服务能力都有了更强的要求,大型房企竞争将会加剧。”

  中小房企转型加速

  1月4日晚间,莱茵体育(000558,SZ)发布公告称,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四个标的公司予控股股东莱茵达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浙江莱茵达智慧地产有限公司一事,现收到四标的公司通知,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股权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莱茵体育称,本次股权转让变更手续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标的公司股权,标的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此举将大大降低公司房地产业务比例,加快向体育领域的战略转型。

  据莱茵置业早先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莱茵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亏损达到2592.71万元,下滑幅度达到203.74%。地产业务的不景气,让这个老牌房企不得不转型求变。于是,莱茵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方向,包括体育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

  同样宣布退出房地产业务的还有曾经的百强房企浙江广厦,11月30日,浙江广厦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旗下全资子公司通和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浙江暄竺实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100%股权,转让予控股股东广厦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广厦控股)有限公司,总作价7.55亿元。

  浙江广厦表示:“通过剥离房地产资产,一方面优化了公司现有的资产结构,降低了公司的财务成本,改善了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快产业转型、集中资源发展文化传媒等新兴领域,符合公司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

  早在2015年8月24日浙江广厦就表示,就三年内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的决定,大股东广厦控股承诺“浙江广厦及其控股子公司未能在三年内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为支持上市公司的转型发展,我公司及我公司关联企业将以资产置换、现金购买等方式,依照法定程序受让其尚未退出的房产项目”。

  在杭州,这样的转变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有的房企逐步退出一级土地市场,甚至被收购、整合,例如老牌房企郡原被中国城建集团收购;有的则进入营销领域,对外输出营销资源,例如欣盛;有的则是进入影视、金融、基金、健康、医疗等轻资产领域,例如昆仑、广宇、宋都投资大健康产业等。

  马英枢表示,这样的转型是基于大环境的突变。在房地产告别暴利时代后,传统的粗放型开发模式已经过时。对于中小房企来说,规模上无法与大型房企竞争,那么就要找到精准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转型升级甚至转投其他领域,也不失为一个方向。

  大房企尝试进军海外

  有别于中小房企苦于业绩压力无奈转型,浙江本土两家明星房产公司绿城和滨江业绩持续上扬的同时,也依然在做着不同的尝试。

  2015年12月31日晚间,绿城集团公布全年房产销售额达723亿元,超额完成650亿元的年初指标,完成销售面积393万平方米。早先,滨江集团预告了本年度的营收情况,截至11月滨江集团累计签约销售金额为209.6亿元。公司预计2015年1月至12月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至50%。

  在发展战略上,绿城7月份首次提出未来五年发展战略,明确由“造房子”向“造生活”转型,致力于打造“理想生活综合服务商”第一品牌,确立了“绿城服务、绿城房产、绿城代建”三大业务并举的全新发展格局。

  2015年9月23日,绿城房地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杭州正式挂牌成立,代建模式的新发展战略进入实施阶段。12月21日,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发布上市招股书,由此敲开资本市场大门。

  而滨江集团则将目光转向突破区域,进军一线城市,2015年,滨江联手平安以34.65亿元总价拍下上海宝山区地块,正式进军上海。滨江集团副总经理朱立东表示,公司每年将在上海的净投入要达到20亿元,相应每年销售总额规模争取达到50亿元,未来在上海形成新的市场空间。

  此外,2015年滨江集团也继续加码海外资产布局和互联网转型。目前其已在美国纽约和西雅图分别参与两处物业合作,公司海外战略是布局后期继续挖掘现有高端客户潜在价值的重要方向。一旦条件成熟,公司有望继续加大海外投资步伐。其次公司也在互联网领域继续发展,公司以自有资金增资扩股方式投资杭州沃安供应链管理公司。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