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丝路建设“新起点”: 陕西银企互动新样本

2015年12月03日 09:33   来源:人民网   贺霞

  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起点,西安国际陆港保税公司副总经理艾浩对有望年底出台的跨境零售进口业务综合税政策充满期待,届时跨境零售商品税率大幅降低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也将带动跨境电商业务激增、为国际港业务带来实质性利好。国际港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平台已在中国银行帮助下建好,陕西第一笔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电子担保保函也于5月13日成功办理。形成物流、电商等企业的产业聚集,国际港已做好各项相关设施建设准备。

  “新起点”建设之路从资金融通开始

  回首8年前,西安国际港务区仅有几块展板和一个规划,无人问津,如今近45平方公里区域功能建设已初具规模,西安市委常委、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韩松颇有感慨,他认为在把交通、区位优势变成以港口和物流产业为支撑的开发区的过程中,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不可分割,而以“中国最大陆地港口”为中心的物流大通道网络发展建,更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多方支持密不可分。

  在港务区的建设项目和入园企业,得到中国银行的资金支持,除已投放的30多亿元人民币贷款外,对广告园等区内重点项目的拟新增投放也达15亿元。

  为支持陕西发挥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作用,国开行陕西分行着力支持了陕西交通枢纽建设,黄俊行长介绍,分行对陕西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已累计提供资金超过两千亿元。陕西丝路交通发展基金和陕西丝路新能源投资基金也正在推进。

  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李瑞强行长介绍,今年以来,为切实加强银行业对陕西“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多措并举,有力支持了陕西省企业“走出去”,通过咨询、顾问、保函、担保、融资等多种产品累计支持各类“走出去”项目,涉及总投近70亿美元。

  此外,工商银行草拟的高速公路发展基金相关方案也已上报省政府。

  陕煤转型迎来“一带一路”契机

  虽然头顶西部地区首家世界500强煤炭企业的光环,但对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赵福堂来说,一句“大宗商品产能普遍过剩,最佳化解途径就是走出去”,道出了当前我国煤炭产业的苦衷。在赵福堂看来,“陕煤践行‘一带一路’,就是实施‘走出去’战略”。

  陕煤2013年末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建成的中大石油项目,是吉尔吉斯斯坦建国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和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项目融资在国开行支持下,现已投产并成为与中国友好合作的象征,也带动了陕西其他配套企业赴吉尔吉斯斯坦基坦发展。

  国开行陕西分行介绍,国开行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融资的同时,针对这些企业还开展了综合金融服务,如他们每年会对一些“走出去”目标国家做一个全面评估规划,与企业共享,给企业做项目评估时参考,实时跟踪当地经济政策变化等信息,共同应对别国的不确定风险,帮企业在国外站住脚。

  赵福堂认为当前的融资环境、融资成本都很“给力”。他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也使转型期间的能源企业感到暖心,而国家对于“走出去”支持力度的加大、各项专项建设基金的落实到位,加上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大额、中长期资金支持,都支撑了陕煤的发展。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