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广西崇左:“点对点”落实重大项目用地

2015年10月12日 13:3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站在广西崇左市扶绥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观景台上,极目远眺,四周一万多亩绿油油的甘蔗随风摇曳。平整的蔗海、巍峨的群山,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美景。

  扶绥县农业局副局长卢永锋告诉记者,示范区从2014年10月开始建设,现已投入资金2亿元,建成了1万亩甘蔗高产高糖“双高”基地。据预测,核心区甘蔗亩产将从平均4吨上升到8吨,2015年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13000元,比项目所在地扶绥县渠黎镇总体水平高33.7%。

  一年之前,这里还是丘山缓坡、乱石嶙峋。卢永锋说,“‘双高’基地的成果离不开国土资源部门的前期工作。没有他们的积极测量、项目的平整,就没有我们甜蜜的收获”。

  扶绥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邓海说:“为了快速推进核心区的土地整治,我们派出测量组到项目区测量,经过15天的努力,完成了一个多月的工作量,将6300亩土地的测量、上图全部完成。”

  为了快速推进项目区建设,扶绥县国土局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由实施耕地整治的企业或村庄申请奖补资金,及时划拨了370万元用于项目区内土地平整、田间道路、排水沟等建设,全力推进项目区建设。

  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工业区内,总投资35.9亿元、总占地预计2600亩的广西南国铜业有限公司的工地上机器轰鸣。该项目是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之一。项目部总工程师王勇告诉记者:“在南国铜业项目取得环评批复之后,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积极与我们对接,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崇左市国土资源局纪检组组长潘国顺告诉记者:“针对重大项目,我们采取点对点服务,强化前期介入,引导建设项目统筹规划、节约用地。提高审批效率,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经济日报记者 童政 通讯员 陈自林)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