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美经贸合作深刻影响世界

2015年09月25日 10:2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国内外学界舆论界解读习主席在西雅图系列讲话

  中美经贸合作深刻影响世界

  9月22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前排左)与美国华盛顿州州长办公室主任乔比·下村在美国西雅图签署《中国省与美国华盛顿州贸易投资联合工作组谅解备忘录》。 新华社发

  编者按 习近平主席的美国之行引起国内外学界、舆论界的高度关注。评论认为,中美两国经济的巨大体量、改革发展的政策利好和优势互补的潜能对发展双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美经贸合作的密切和加强,势必深刻影响世界并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发展红利。

  双边投资协定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新契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沈铭辉 李天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之所以受到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相当程度源于当前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中美经贸合作本质是互利双赢的。美国企业在华活动和中美企业合作,为中国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企业也收获了丰厚利润和回报,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中国企业近年来对美国投资也方兴未艾,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当前,中美两国经济面临着新形势,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深化中美经贸合作,对两国发展和世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中美双方有理由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推进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这将在更大程度上放松中美市场准入限制,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既符合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方向,也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

  2008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美两国加强了对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的探讨,并进行了密切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协力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并于当年启动了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共计21轮谈判。经过多次磋商与谈判,2013年7月中美双方同意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进行实质性谈判;2014年7月,双方就双边投资协定文本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2015年6月双方首次交换负面清单,这标志着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进入重要阶段。当前,虽然中美双方都希望能达成高水平的双边投资协定,但因中美面临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敏感产业,双方仍未对协定的具体条款达成共识。

  目前,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难点主要集中于:第一是关于自由化水平。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美国主张的贸易投资规则不仅自由化水平较高,而且自由化范围也更广,涉及的领域除了市场准入谈判外,还涉及透明度、知识产权、国有企业、金融服务、环境条款、劳工标准等一系列贸易投资新规则。而中国在过去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侧重于传统贸易领域,较少甚至没有涉及国有企业、金融服务、环境条款和劳工标准等领域。另外,尽管中国在基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负面清单上作出了市场准入承诺,但是美国认为该负面清单过长,希望中国能够切实开放市场准入,进一步减少行业限制和业绩要求,简化外国直接投资程序,用备案制取代审批制。

  第二是关于外国投资安全审查。面对国外企业对本国企业的并购,美国经常在国家安全的名义下,对并购进行安全审查,从而达到限制外国投资者进入本国市场的目的。美国这种对外国资本的审查制度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美国按照《敌国贸易法》的规定,冻结了德国企业在美国的资产。之后,美国又通过一系列法案不断完善对外国投资的管理,例如2007年美国通过了《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了对外国投资活动的审查制度。值得注意的是,缺乏透明度的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已经成为限制外国投资者在美国从事投资活动的主要障碍之一,遭到不少外国投资者的诟病。而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美国的负面清单中列举的关键基础设施、重要技术和国家安全三项未作具体定义,且保留了无赔偿随时中止的权力,这意味着中国对美投资仍面临着国家安全审查风险。

  尽管目前中美双方仍未在负面清单问题上达成共识,但相信中美双方会进一步在互惠共赢的原则下增信释疑。此次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为两国对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等重大问题进一步交换意见、认清利益交汇点提供了重要机会。成功缔结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不仅可以强化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稳定中美关系“压舱石”,而且有助于深化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说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将进一步丰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经贸内涵。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已构成世界经济的重要内容。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日益频繁的经贸往来是中美两国利益交融的最好诠释,两国经贸联系已表现出很强的相互依赖性,无论从双边贸易额,还是双向投资存量角度,均体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征。通过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两国将加强经贸关系制度化安排,增加经贸合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相互依赖水平,有助于为新型大国关系的确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有助于两国实现内外经济均衡。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缓慢前行,仍未最终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一方面,国内投资需求并未出现预期的大幅增长,而资本市场仍动荡不定,物价指数仍在低位徘徊。另一方面,持续走低的国际石油价格和全球经济动荡局势仍然对美国经济构成不小的威胁。因此,美国对内需要重新建立起投资者对本国经济的信心,对外需要减少巨额经常项目赤字。而中国则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正面临潜在经济增长率下行的压力,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当前,中国亟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效率,要及时调整投资和生产。而且,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外需疲软等因素促使中国对外贸易增速放缓。因此,中国需要对内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外要优化贸易结构,推动对外投资。可见,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将大幅提高两国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平衡内外经济,并有助于两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

  第三,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将成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基础。中美两国都愿意维护一个平稳有序发展的亚太区域经济秩序,都希望构建一个更加自由、开放和有效的国际贸易规则来推动本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建立与全球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方式,积极参与制定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为了与全球高标准贸易机制相接轨,中国正在探索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分阶段、有步骤地放开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外资准入限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步建立起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高水平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不仅有助于中国探索和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而且还将在亚太地区形成良好示范效应,促使亚太地区形成更加自由、开放和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安排,为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正如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曾经大幅推动中美双边贸易那样,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也必将推动中美双方贸易和投资迈上新的台阶,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历史性契机。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

  中国为世界稳定发展带来红利

  本报驻伦敦记者 蒋华栋

  英国著名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多位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主席访美期间提出的系列主张将有力地消除各方对于中国经济的误解,也将为推动主要经济体间互利合作和促进大国关系健康前行带来新的动力。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相关专家首先高度评价习主席“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论述,认为这一判断和阐释有助于强化全球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亚洲项目研究员詹姆斯·爱德华·霍尔表示,经济史上所有的经济体都要经历增速的起伏波动。中国当前经历的结构调整和增速下调并不意味着其经济增长区间的结束,而是意味着相对平稳增长区间的开端。此次习主席访问美国期间,美国与中国将签署一系列经贸合同,这表明美国企业界期待着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经贸联系。事实上,欧洲大陆也是如此,这也显示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对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潜力的稳定预期。

  在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的同时,相关专家积极评价习主席“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的论述,认为这释放出积极信号:中国未来发展的红利将为美国等各大经济体所共享。亚洲项目研究员肖·布莱斯林对记者表示,当前美国和欧洲国家都在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经贸机遇,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亚洲项目研究员霍尔表示,体量巨大的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能够为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带来充足的经贸拓展空间和增长新动力。

  针对习主席提出的推动中美两国双边投资协定的主张,布莱斯林表示美国希望能够重振其制造业部门,习主席的主张对于中美两国而言是双赢的。布莱斯林强调,尤其是对于美国而言,这一协定将为其制造业企业带来稳定的中国市场支撑。与此同时,布莱斯林和霍尔都认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推进对于带动中欧双边投资协定有着积极作用,将为中美欧三大市场之间的要素流动自由化提供重要支撑,并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在关注经贸领域系列论述的同时,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罗宾·尼布莱特高度评价习主席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国际秩序的论述。尼布莱特表示,习主席西雅图的首场演讲表明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和美国并无战略性冲突。这对于维护世界稳定与和平、消除各方战略误解有着积极作用。同时,这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韧性和灵活。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