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多地出台出租车改革意见:“互联网+”迫使行业改革

2015年09月23日 09:34   来源:工人日报   徐潇

 

  记者 吴凡 摄

 

  最近,各地出租车行业改革风生水起,继武汉、南京、义乌等地推出改革措施之后,前几日杭州也就出租车行业改革方案征求意见,提出减免“份子钱”、放宽出租车数量、规范互联网打车等举措,被网友认为是有魄力,敢于直面核心顽疾亮出“手术刀”。

  对此,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传统出租车谋求改革,是“互联网+打车”的迅速发展逼使传统出租车行业洗牌。

  “互联网+”迫使出租车改革

  多年来,“打车难”已成为全国大中城市的通病,尽管政府一直在试图破解这个难题,但收效甚微。

  何曾想到,“打车难”顽疾却随着互联网打车软件的兴起顺势而解。

  出门之前,打开手机上的打车软件,定位起点,输入终点,几分钟时间就可以约到专车。

  有车一族可以找到生财之道,乘客也能享受到打车方便——费用降低、服务提升。

  闲暇时间开专车的冯师傅告诉记者,家里刚买的新车用来开专车,每个月开满规定订单后,可以获得数千元的奖励。“最高时候奖励8000元,开专车头两个月,每月能挣差不多两万元。”提到打车软件,冯师傅觉得有说不完的好。

  北京的乘客魏女士表示,从第一款打车软件出现以后,自己就一直在用打车软件,“叫车方便,省钱,还可以评价,无形中提高了司机的服务态度。”魏女士说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在路边招手打车了,“高峰期拒载的很多,传统出租车依旧打车难。”

  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明显感受到,“互联网+打车”带来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寒冬期”。记者乘坐出租车时询问得知,传统出租车司机一方面离不开打车软件带来的便利,一方面不得不面对“互联网+打车”带来的冲击。

  “本来用打车软件是好拉活了,但其实无形中被抢走了很多生意,收入减少了。”北京的姐李姐告诉记者,最初用打车软件时,每月可以增加收入1000多元,“做得好的挣得更多,但现在不行了,快车、专车抢走不少生意。”

  事实上,互联网打车软件不仅分走了客流,还带走了员工。据了解,有些专车公司的司机甚至80%以上都是以前开出租车的。不得不说,互联网打车软件确实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