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保平
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寿阳县4月18日讯(记者 李远 苗瑀 闫泰和):《左传·宣公十二年》里写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而《辞海》中对于“民生”解释也是“人民的生计”,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生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民生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为此,寿阳县从聚力民生发展破题,着力于改善民生,在普惠百姓上下功夫、做文章。”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保平说。
“民生”可以说是与保证生存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息息相关,就寿阳县“民生”工作问题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记者对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保平进行了一次深入采访。
“寿阳县在2013年民生建设全面完成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依旧持续加大民生支出,解决老百姓亟需解决的难题,回应老百姓最为关切的热点,顺应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张保平说。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在民生工作方面都做了多方努力,出台了相关政策,将如何更好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对民生工作推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寿阳县无论是在财政投资方面,还是出台相关政策,都采取了具有寿阳特色的工作方法,从县城到各个乡镇,都在努力改善老百姓生活环境,提高老百姓生活幸福感。”张保平说,“对于民生工作,从大方面而言,还需立足于本县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情况,为民生工作推进提供基础物质保障。”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在践行群众路线方面,始终坚持“真金白银装进老百姓口袋,把贴心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把党和政府温暖送进老百姓心窝”的工作理念,将发展惠民产业作为重点工作项目,积极推进经济转型,为民生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责任编辑:江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