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中新坝镇试水“物业经济”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其中,“物业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乡村产业发展方式,正在江苏扬中新坝镇崭露头角。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提供物业服务、发展配套产业,乡村“物业经济”不仅促进了农民就业,还拓宽了增收渠道,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以前得四处找零工,现在家门口的物业公司就有活干,工资按时到账,日子踏实多了。”近日,扬中市新坝镇公信社区村民郭洪林一边清扫着镇主干道上的落叶,一边向记者讲述着自己如今的生活,脸上的笑容藏不住满足。在他身后,社区里的光伏路灯整齐排列,垃圾分类亭干净整洁,昔日“脏乱差”到如今焕发着宜居新活力。
2年时间里,这个由公信社区创办的物业公司不仅让像郭洪林这样的社区居民实现了就近就业、腰包鼓起来,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年间为集体增收80余万元。
这场看得见的变化,源于当地乡村“物业经济”的悄然兴起。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如何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拓宽集体增收渠道、解决村民就业难题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扬中市新坝镇公信社区探索将城市物业管理模式引入乡村,通过成立村级物业公司,把村庄保洁、设施维护、土地托管等服务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公信社区此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少量的土地及房屋租金,种类单一。每年的收入基本固定在一个区间,遇到特殊情况还会下滑,是出了名的经济薄弱村,社区想为居民办些改善生活的实事,有时因“钱袋子”不充裕而难以如愿。“当时就想着,不能总靠老本吃饭,必须得找到一条新路子,打破这样的局面。”公信社区党委书记李小杰说道。
为了找到适合公信社区发展的新路径,2023年年初,社区干部们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最终把目光投向了物业服务领域。“我们这儿紧邻城区,周边对物业服务有需求,而且自己办物业,还能解决村民就业,一举两得。”公信社区工作人员范卿敏说。
2023年7月,扬中市信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信社区由此开启了“物业经济”的探索之路。物业服务工作人员郭海龙介绍,最初公司主要依托设备租赁获取收益,以租赁垃圾清运车等设备作为主要营收来源。后来,在社区党委的统筹引领下,公司成立了物业管护队伍,承接了镇里的道路保洁业务。随着道路保洁业务的稳步开展,这支物业管护队的服务质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今年,又承接了新坝镇内8个小区的道路清洁业务,并积极参与到了新坝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的项目建设中去。
“村级物业公司的岗位设置很‘接地气’,保洁、维修、看护等岗位对技能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特别适合农村留守劳动力。”扬中市新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物业经济”为农村中老年人、妇女等群体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实现了“就业增收”与“乡村治理”的双赢。
如今,这个由社区党委牵头的社区物业公司,凭借闯市场的魄力与接地气的服务,在全镇道路保洁、项目建设等领域逐渐站稳脚跟,正一步步蹚出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接下来,我们还打算进一步提升物业管护队伍的专业水平,扩大服务范围,尝试与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进而拓宽营收渠道,为社区集体增收再添新动力。”李小杰笑着说。
乡村“物业经济”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拓展业务边界。扬中实践表明,村级物业公司在站稳脚跟后,依托本地资源禀赋拓展多元业务,可承接城市小区保洁、市政绿化、家政服务等业务;也可开展民宿管理、仓储物流、设施维护、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
“乡村物业经济不是简单的‘城市复制’,而是立足农村实际的创新实践。从"输血"到"造血",从"管理"到"经营",扬中市新坝镇探索的物业经济模式,不仅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发展理念,培育了农村内生发展动力。这种将城市成熟经验创造性运用于农村的做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启示。随着实践深入,物业经济有望成为促进乡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物业经济”成为引领乡村振兴新引擎。扬中市新坝镇 “物业经济”的探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乡村不仅能留住人,还能吸引人,让社区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这一模式的推广,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是乡村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
从“闲置资源”到“增收活水”,乡村“物业经济”的探索仍在继续,在扬中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更多像郭洪林一样的社区居民正收获着稳稳的幸福,共同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未来,随着更多成功经验的积累,扬中新坝镇的“物业经济”有望在更多乡村落地生根,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赵紫妍 刘帆 姜华)
(审核: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