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非遗川艺:金融活水润开青城烟雨百草染
近年来,四川省推出“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建立起“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传承、创新性发展”的三维体系。在这片承载三千年古蜀文明的热土上,非遗保护已从文化命题升华为城市发展新动能,让蜀地儿女的指尖绝艺,化作联通古今的时代之钥。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推出“指尖上的非遗川艺”,共同探寻“现代金融+非遗技艺”在新时代擦撞出的全新生命力。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那些多次出现在《诗经》中的采蓝染布场景,便是华夏文明里草木染技艺最早的剪影。染色工艺传起于周朝,设有掌管染色的“染人”职官,实行纺织专业分工制度;兴盛于唐宋,绢纱布匹在流转的植物色素中碰撞出了艺术的灵感。在所有染色流派中,以青城山野间独特植物——川芎为色谱,借天时地利为媒,在青庐煮染、缸瓮发酵间将植物的呼吸凝练成转曲纹脉,这即为青城山麓传承的青城百草“川芎染”技法。冷染如云雾氤氲,蜡染似雪落苍苔,在蜀绣川布的经纬上,开创出“染作江南春水色”的东方美学。
位于都江堰石羊镇的青城湾湿地庄园,先后被授予四川省级自然教育基地、成都市级青少年非遗研学教育基地、都江堰市研学基地,在这树林山水间,四川青城山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正守护着传统非遗技艺,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将非遗文化同现代文旅模式更好地结合起来。数十年精心打理庄园的总经理白平介绍道:“百草‘川芎染’通过古法萃取工艺,提取川芎植物色素,通过冷染、热染、蜡染、晕染等手法,着色于丝、棉、麻织物,制成各种美观与低碳兼具的衣物、饰品和家居用品,具有耐用、不褪色、绿色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游客和消费者的追捧。”
当谈到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时,他提到:“非遗手工在如今数字化、机械化的工业体系下面临冲击,但却因其返璞归真的技法和理念又重新受到重视。近年来,我们跟省、市文广旅局、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借助线上线下多渠道打响百草‘川芎染’的名片,同时我们把庄园打造为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以研学和夏令营的形式吸引孩子们来这里观察各种湿地动植物,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还可以体验青城百草染艺和茶艺,了解四川本土的特色非遗技艺,效果很好!”
“目前我们拟开设线下产业IP共创、线上KOC联名等板块,在新业态的探索中,会面临结构性资金周转压力、产业渠道分散等问题,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与我们一拍即合,为我们提供产业整合、人才培养、IP塑造等思路的同时,还创设推出了个人经营贷(非遗传承人专属),最高可以申请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快速放款、随借随还,用普惠金融助力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白平点赞道。
让文化自信在青城烟雨的布匹染缸间生生不息,每一滴为传承传统技艺滴灌下的金融活水,都终将汇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长河。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将持续探索金融文创产品全新形态,切实支持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让文明探得见来路、让文脉预得见归途,为乡村振兴铺就一条通往《千里江山图》的染缬之路。
(审核: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