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守护生物多样性:从古树年轮到绿色金融的生态答卷
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平安产险启动南北双城古树名木生态守护行动。在北京市房山区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平安产险30余名身着“平安志愿者协会”服装的党员干部,与北京绿化基金会、房山区园林绿化局相关代表共同栽下红枫与针柏,成功举办了“我为古树保健康”公益项目保险保单交付仪式暨党建义务植树活动,为房山区园林局选定的首批古树提供保险保障。
与此同时,1500公里外的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中国平安集团联合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主办的“爱一棵树就是爱生活”古树平安守护行动正式启动,平安产险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姜华,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晴受邀参加活动。这场跨越南北的绿色实践,通过古树保险交付、古树保护救助等具体行动,生动诠释着平安产险的生态担当。
南北联动:古树年轮里的守护密码
“古树是城市记忆的活化石,更是生态文明的见证者。”在深圳红树林“爱一棵树就是爱生活”古树平安守护行动启动仪式上,姜华通过开场致辞串联起了南北两地的绿色实践。据介绍,由平安产险自主研发的“鹰眼系统”可实现古树灾害预警,联合有关单位推出的“古树名木平安守护平台”则能通过遥感技术建立“一树一档”精准保护。未来,平安产险还将进一步推动古树保护从“事后理赔”向“事前预防”转变,让每一棵古树都能在卫星监测、AI诊断和公众守护中焕发新生。在北京活动现场,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李剑云承诺,将持续发挥金融优势,为古树保护提供更多支持,推动绿色金融与生态建设的深度融合。
不同于给人上保险,古树名木保险面临诸多独特挑战,比如其生态、文化、科研价值难以用普通标准进行评估;标的分散、风险复杂,面临的自然灾害、病虫害及人为破坏风险各不相同,风险概率和损失程度较难预估等。此外,古树名木分布广、服务半径大,保险公司需要对每株投保古树进行现场查勘、佩戴标识、监测生长情况,并整理录入保险档案,这对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古树名木保险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平安产险综合运用科技手段,根据标的生长状况、所在位置、历史区域风险等因素,开展风险定价评估,并丰富保障内容,增加古树、施救及第三者责任,为古树名木保护筑牢风险屏障。
生命共同体:从古树到生灵的守护延伸
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国家层面首个专门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法规,填补了我国古树名木保护领域的法律空白。作为绿色金融的践行者,2024年,平安产险为广东江门小鸟天堂的一株400余年古榕树提供超20万元的风险保障,并捐赠18万元用于古树群的防治与保护工作。在四川,平安产险为翠云廊(剑阁段)的7803棵古柏捐赠了总保额超5930万元的古树名木救治综合保险。截至目前,平安产险已为全国2万余棵超百年的古树名木提供专项救治修复保障,总保额超3亿元。
而这份守护不止于树木。平安产险还创新推出碳汇保险保障,实现森林、草原、海洋、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保障全覆盖。其中,森林遥感碳汇指数保险累计为481.5万亩林地提供超8000万元碳汇风险保障。此外,这份守护理念还延伸至生物多样性领域,在四川、青海,国宝大熊猫获得专属保险保障;在呼和浩特,已被列入《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普氏野马在专属农险的守护下自由驰骋;在广东潮州,平安产险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捐赠200万元,专项支持韩江鼋种群科学考察、中华穿山甲栖息地生态修复、潮州莸组培繁育等项目,通过动态监测、物种保育和公众宣传,助力当地构建“水陆空”立体保护网络。每一份保单背后,都是平安产险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具象诠释——既守护古树年轮里的历史记忆,也保障弹涂鱼跃动的潮汐节律,更维系着韩江鼋种群与穿山甲栖息地的生态平衡。
绿色金融:书写国家战略的平安答卷
平安产险通过“保险+科技+服务”双轮驱动守护生态瑰宝,深度参与“平安古树守护行动”,未来三年还将重点覆盖广东超万株古树。11月即将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启动的“古树光影展”,用影像唤醒公众生态意识;在全国,“青少年古树科普教育计划”正全面铺开,将通过带领中小学上探访江门小鸟天堂榕树群落等生态地标,把古树保护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机融合,持续深化青少年群体的生态保护意识培育,让生态文明理念代际传承。
从北京古槐的保险交付,到深圳红树林的研学课堂;从千年古柏的AI诊疗,到普氏野马的荒野奔腾,平安产险正以绿色金融活水浇灌生态之花,让每株古树都成为“绿水青山”理念的生动注脚,为推进绿美中国建设贡献平安力量。
(审核: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