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能引领 多元融合 开放共享”模式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
“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下,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广东财经大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以服务区域发展及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使命,前瞻性探索形成了“技能—赋能—效能”三能引领、多元融合、开放共享的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模式,该模式依托广财慕课、雨课堂、数字大讲堂及AI数字人课程等平台,围绕学会技能、用好技能、创造价值的逻辑路径,以“技能-赋能-效能”三能引领,设计通识、专业与证书技能类课程,通过校政行企协同融合、学历与非学历贯通融合、课程教材平台深度融合,形成开放共享的教育共同体。依托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学校开展了以“课程数字化”向“素养社会化”转型为核心的系列改革实践,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广财方案”与“湾区智慧”。
(一)链式培育理念创新:构建“技能-赋能-效能”三能培育链条
广东财经大学全民数字教育学院首次提出以“技能—赋能—效能”为核心的“三能引领”能力培养链理念,突破了传统数字素养培训仅停留在技能传授层面的局限,建立起“技能提升—赋能应用—效能转化”的系统链条。以“技能”引领数字技术提升,面向全民多样化需求,设计通识技能、专业技能和证书技能三类课程,帮助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夯实数字基础、助力数字创新;以“赋能”引领数字应用,依托“数字+、AI+”等实现技术赋能,结合“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湾区经济发展等现实场景,整合“广财慕课”“广财雨课堂”“数字大讲堂”等平台资源,推动数字技能在学习、就业、创业和生活中的落地应用;以“效能”引领数字创造,强化育人成效(提升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训成效(持续覆盖不同群体)、实践成效(成果转化为标准、政策与案例)。通过“三能引领”,形成“技能提升—赋能应用—效能转化”的完整能力培育链条,实现从数字基础到专业拓展再到价值创造的完整培养逻辑,开辟了全民数字教育的新路径,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与区域创新能力有效增强。
(二)多元协同机制新:形成依托组织创新的资源整合模式
形成了以组织创新为牵引的资源整合新模式。该机制突破传统体制壁垒,通过构建互联互通的数字平台、推动业务流程的系统重构,实现了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与有机衔接。通过打通“广财慕课”与“广财雨课堂”,实现课程资源与教学过程的有机协同,建设数字素养培训总资源池,并以此为基础打造数字大讲堂,开发外向型精品资源,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社会化应用;依托粤港澳数字经济联盟等开放平台,促进校内培训课程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实现对区域社会需求的动态响应,通过湾区财经素养虚拟教研室,推动课程、教材、平台与师资的深度融合,开展数字素养培训课程研发;全民数字教育学院与培训学院一体化建设,前者链接基地建设,建立基地区域及用户画像,后者将优质成果高效转化为各类精品化、特色化与定制化的培训资源。在此基础上,有效推动课程、师资、技术等关键资源在政府、高校、行业企业与社会组织等多类主体间,以及在不同区域层级之间的动态配置与高效利用,显著提升了培训资源整合的覆盖广度、配置精度与使用效益。为构建开放共享、普惠均衡的数字素养教育提供了系统保障,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制度成果。
(三)精细化培训路径新:提出“1+1+N”的微培训实施新路径
围绕地方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和全民数字素养提升,以“广财慕课+雨课堂+数字大讲堂”一体化平台为支撑,基地区域分中心建设为辐射路径,建立区域培训对象用户画像,提出并实践了“1个基地+1个大讲堂+N个培训子品牌”的微培训实施新路径。依托百千万工程项目,推进数字素养与技能分基地建设,扎根应用场景实际需求,建立用户画像,坚持“缺什么,补什么”,1个基地,一个大讲堂,N个培训子品牌,形成特色和定制培训资源。采用“微培训”模式,打造区域培训子品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轻量、渗透式微培训模式,将地方发展需求与碎片化学习场景深度融合,系统解决了传统培训与区域实际脱节的难题,达成精细化培训效果,让培训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现已建成广东兴宁市、博罗县、龙门县和广西贺州市基地区域中心。以龙门分中心为例,①采取每月1期、每期1讲、每讲1专题的模式,打造龙门县“五新”·知行大讲堂。②围绕“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等重要任务,培育打造业务能力培训、民营企业家培训、专业技能人才培训、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培训等子品牌。③数字大讲堂课程对全县各部门各乡镇村免费开放,根据村民的需求在线上组织集中或分散学习,并进行答疑交流。通过区域中心模式,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培训中培训内容与真实产业、现实生活场景脱节的实践瓶颈。
展望未来,广东财经大学将持续深化“三能引领·多元融合·开放共享”模式的内涵建设与外部拓展,以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为枢纽,进一步推动数字教育从“课程数字化”迈向“素养社会化”,打造更具适应性、普惠性和引领性的数字教育生态。我们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更多区域,共建数字素养教育共同体,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形态,推动数字素养教育内容、方法与治理体系的智能化升级。通过持续优化“1+1+N”微培训路径、拓展跨区域协同网络、强化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能力,我们致力于让“广财方案”辐射更广、影响更深,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民数字素养提升贡献更多“湾区智慧”与“中国经验”。(王宇晖 尹华 李智勇)
(审核:支艳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