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泉州市丰泽区:从“低效空间”到“活力载体”,蓄势赋能向“新”发展

2025年09月15日 15: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导语】当前,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突破土地资源约束“瓶颈”,向“存量”土地要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2022年9月,经批准,泉州市成为全国首个设区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地区。

试点开展以来,在自然资源部和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下,泉州市持续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执行机制,各地积极推进,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总结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提供了经验蓝本。近期,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陆续推出“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系列宣传,全面展示各地典型案例和工作成效。

作为泉州主城“核心引擎”,丰泽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金融、数字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集服务中枢、科创高地、时尚地标于一体的核心功能区。依托“科、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逻辑,丰泽区正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区样板。

2022年起,丰泽区借力低效用地盘活试点政策,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盘活低效闲置用地约2300亩,完成房屋征收超107万平方米、拆除近60.3万平方米。其中,泉州中央活力区、建筑服务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三大项目以“一项目一模式”的差异化路径,让“沉睡空间”变身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活力载体”,为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

泉州中央活力区:打造未来城市样本

泉州中央活力区坐落于丰泽区东海核心区,总占地约4520亩。作为泉州市城市更新与功能提升的核心示范项目,以对标“国内一流、省内领先”建设未来城市样本。改造前,该区域以城中村、老旧工业用地为主,127.41万平方米住宅与94.5万平方米企业厂房交错分布,存在建筑老化、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亩均税收仅3.76万元。2022年项目启动规划编制,2023年征迁工作全面展开。

泉州中央活力区开发前后对比

近年来,在泉州市委市政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专业指导和专家论证下,丰泽区作为主要实施主体,创新采用“政府主导、规划引领、连片开发、多元参与”的改造模式:政府牵头负责征迁做地与土地一级开发,通过全球征集高水平规划方案实现片区整体统筹;二级市场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商业、文旅及产业项目建设,形成政企协同合力。

项目实施中,分片区、分阶段推进征迁,累计完成超120万平方米拆迁,同步整合零散权属土地,为开发扫清障碍。值得关注的是,项目摒弃“大拆大建”模式,注重产业保护与有序转移,如在邻近的东宝社区新建跨境电商产业园,逐步承接东海跨境电商产业园产业,计划5年后再改造原园区,避免“一刀切”带来的产业断层。

目前,丰泽区已完成1438亩建设用地整理及975亩土地出让,部分商业综合体、高端写字楼实现封顶,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初显成效,交通等基础设施同步推进。更新成效全面显现:建筑平均净容积率从2.81提升至3.54,规划承载人口近6万,腾挪出1044.8亩商业用地与547亩公共服务用地;金融、科技、文创等新兴产业加速集聚,预计新增就业3万余个,区域GDP年均增速有望突破10%;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刺桐幼儿园东海分园等教育配套建成,泉州五中海丝校区、晋江隧道等项目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与交通枢纽功能持续强化。此外,创新“居住+商业”混合开发模式,提升了居民生活便利性与土地综合价值,为存量土地优化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建筑服务产业园:“腾笼换鸟”实现“蝶变升级”

泉州市建筑服务产业园地处泉州市中心城区,规划用地面积约300亩,改造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其前身为成洲工业园区,是全国第一个土地成片开发项目。作为泉州低效用地的典型代表,丰泽区以“政企联动、腾挪并举”模式,对这片约300亩土地进行改造升级,目标打造“福建省极具特色的建筑类产业社区”,实现“城区、社区、园区”深度融合。

泉州市建筑服务产业园改造前实景图

泉州市建筑服务产业园改造后实景图

专业化定位是园区活力的核心。园区聚焦“建筑服务”领域,大力集聚优质企业,逐步形成建筑全产业链聚集中心,成为区域建筑产业新高地。特色化建设为“蝶变”奠定基础:通过“改造提升+新建开发”策略,拆除违建、优化空间,保留优质楼栋,改造或拆除低效楼栋(仅一期就改造8栋旧厂房并优化内部空间);同时完善基础设施,解决道路通行问题,新增停车位,引入生活业态并举办特色活动,构建融合共生的生态环境。

精细化发展推动效益攀升。采用“政府主导+国企建设+市场运营”模式,成立合资运营公司,搭建四方平台推动空间、功能、产业、企业服务四大升级;构建建筑产业服务生态圈,提供专业服务;精准招商成效显著,成功引进7家央企及302家全产业链企业。2020年以来,园区税收从1200万元飙升至5亿元,产值从7.8亿元增至198亿元,生动诠释“腾笼换鸟”的巨大价值。

目前,泉州市建筑服务产业园一期产业空间已完成全面升级开放,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中建三局、中建科工、中铁建工、嘉宜建设集团总部、绿林市政公司等建筑企业落地园区。

数字经济产业园:“工业上楼”探索产业突围新路径

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一区十园”之一、泉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核心园区。近年来,在省自然资源厅、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政策规划引导下,丰泽区以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为抓手,对园区全面整合盘活,从全面规划、完善配套、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领域进行探索,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推动高新产业集聚,为区域经济提升注入新活力。该园区抓住国家低效用地盘活利用试点政策,大力推动工业上楼、工业回归。2023年,园区先后获评福建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泉州市重点专精特新园区。

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改造后的效果图

整合产城空间实现扩容与效率提升。对周边低效工业用地连片改造后,园区规划面积从1018亩扩展至4230亩,建筑面积从70万平方米增至369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从0.9提高至1.35。产业地块以M0新型工业用地为主,容积率高达3.0,二期新增5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今年计划再新增37.36万平方米。

重塑片区业态是核心亮点。将低容积率、低附加值的旧民宅和厂房,改造为容积率3.0的新型工业用地,积极推动“工业上楼”“产业链上下楼”,既拓展发展空间,又留住近400万平方米工业用地。2024年,一、二期招商率超80%,入驻企业400家,实现产值28亿元,纳税超1亿元。

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混合利用探索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结合地形打造 “十五分钟” 生活圈,配套建设中小学、体育设施、商业场所,完善交通水电设施,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以三期绿地为主体,探索土地功能混合利用,增加产业研发等配套空间,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从“产城融合”到“腾笼换鸟”,再到“工业上楼”,丰泽区在省市两级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试点支持、专家咨询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下,投用了一批厂房、落地了一批项目、创新了一批机制,盘活低效用地成效显著。“下一步,丰泽将不断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路径,让每一寸土地都绽放出崭新的价值,为未来新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丰泽区自然资源局局长王祎表示。(陈伟真 康伟强)


(审核:王璐瑶)

推荐阅读

@求职者:这些“坑”别踩,守好你的就业权益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面对刚迈出校门的求职者,部分企业动起了歪脑筋,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益的方式出现新动向。企业招聘别存小心思XX三省已满少数民族已招满,上海林展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已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却在其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对特定户籍、少数民族劳动者就业进行限制,侵害了其平等就业权利。广大劳... [详细]

低空经济时代 我们离“打飞的”生活还有多远

城市楼宇间,物流无人机精准投送货品,巡检无人机自动执勤,载人飞行器实现空中通勤——这些曾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在会议中介绍,低空飞行器的分类,包括无人驾驶的航空器,微型、中型、小型的无人飞行器,其重量、最大飞行的高度以及距离都有规定,跟传统的通用航空器并不... [详细]

这些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

今年8月,相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63%,婚纱礼服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09%,无人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89%,儿童推车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65%,租赁正覆盖更多消费场景。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如‘租赁+订阅’‘租赁+购买’等方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促使租赁市场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消费升级与绿色转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