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美兰“田教授”无人机科技赋能智慧农业

2025年08月08日 14: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盛夏八月,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昌福村大道湖果园的百香果迎来丰收。在果香弥漫之际,“自贸港·星力量”美兰“田教授”互助计划于8月6日在此举办了“科技助力智慧兴农”无人机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无人机演示+方言教学+互助帮扶”的创新形式,吸引了70多位种植户和村民参与。美兰“田教授”们带领大家进行了模拟飞行训练和智慧农具体验,生动展示了科技如何为传统农业插上“智慧翅膀”,提升种植效率。

“田教授”展翼:无人机精准作业

一架农用无人机轻盈穿梭,精准喷洒。操作者是美兰区“田教授”无人机技术员颜为海,他正操控植保无人机给百香果园喷洒叶面肥。开辟科技种田、服务乡邻的致富新路,成为当地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无人机植保服务有效解决了传统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海口永群绿种养专业合作社徐德喜感慨道:“农用无人机这一‘新农具’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我们经济合作社也考虑购买一台(无人机),培养两名飞手。”

方言课堂接地气:飞跃“数字鸿沟”

为解决农村高龄农户普遍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田教授”团队采用田间剧场式教学,用海南话讲解无人机原理,在大棚下播放操作动画,让技术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美兰区大致坡镇昌福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赵胜军说:“我们正在尝试‘1名青年新农人+5户老年家庭’组成互助组,邀请无人机等现代农机代替人工,共同分摊使用成本,构建邻里互助机制”。目睹了无人机作业的高效与环保,村民卢海明连连称赞,成为推广科技“新农具”的宣传员。

有奖问答:科技助农趣味多

活动特别设置了互动有奖问答环节,将无人机技术知识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无人机最大载重是多少?”“无人机作业前要观察哪些气象条件?”“无人机培训需要几天多少费用?”村民踊跃抢答,“田教授”为回答正确的村民赠送了水果、肥料等奖品,现场掌声不断,将气氛推向高潮。

无人机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小农户”接轨“大农业”,科技赋能正让美兰区的乡村振兴焕发新生机。通过“技术降槛-互助推广-产业联动”模式,可以帮助农户平均减少60%的田间劳动强度。下一步,美兰区将持续深化“宣讲+实干”实践内涵,定期组织农技交流、结对帮扶等活动,逐步推广生态种植、智慧管理等实用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当科技的“星”光照进美兰乡村,更多的“新农人”“新农具”正在这里熠熠闪光,传统农业向新质生产力飞越的路径将愈发清晰。

此次活动由中共海口市委宣传部、海口市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中共海口市委理论教育讲师团、中共海口市美兰区委宣传部主办,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海口市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协办,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昌福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海口市美兰区存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陈建峰 王聘钊)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可互动、可触摸、可共情 夜宿博物馆一票难求

作为博物馆主营业务之外的增值服务,夜宿博物馆不仅不会伤害博物馆的公共性,反而可以通过建立商业反哺公益的闭环机制,进一步提升文博场馆等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夜宿博物馆受到追捧,反映出文旅体验沉浸化、空间复合化的消费趋势,这将成为博物馆创新改革的重要杠杆,撬动博物馆持续紧跟消费需求变化趋势、... [详细]

青年调查:准大一新生暑期消费首选电子产品,其次是考驾照

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这个假期对准大一新生来说非常特别。徐婷婷表示,要警惕跟风型消费、拜金主义的消费, 不被物欲操控,不为虚荣心消费,让衣食住行在一个正常水平。过半受访准大一新生首选因攀比心进行的消费,其次是超出经济能力的消费,冲动购买后很少使用的物品排在第三位,其他主要还有:盲目追求名牌和高档... [详细]

困在“面子”里的暑期亲子游,何解?

暑假期间,许多家长会选择同孩子一起出门旅游。张志坤说:不要把假期生活看成是一种负担,而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期待的、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和谐的好时机,一起打造、经营它的关键,是放下焦虑,多沟通、多陪伴,共同体验、一起成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