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重磅推出十七条新政 打造流行文化“强磁场”
7月28日下午,厦门市湖里区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湖里区促进文化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同步上线《申报指南》。这是继2018年后,湖里区对文化影视产业扶持政策的再次升级,将从以影视为主的文化产业政策转为以影视和音乐为主导的流行文化产业政策。
“湖里区每年将安排三千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落实新政策。如有前景好、影响大的重大项目,还将追加预算。”湖里区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政策名称把“文化”置前,标志着扶持重心由影视产业为主转向以影视、音乐为引领的流行文化产业全门类。
《若干措施》共十七条,与市级政策衔接,重点支持存量企业做大和域外优质企业落地,覆盖园区、平台、作品、人才、活动等全链条:园区最高奖200万元,数字化转型单项补500万元;影视协拍平台年奖100万元,公共技术服务年奖300万元;音乐企业落户基地可享最高150万元房租补贴;金鸡创投获奖项目主创一次性再奖20万元;同一人每年最高可获1120万元综合奖励。
“实行达标次月即可申报的‘常态化申报’,让政策兑现跑出‘湖里速度’。”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关注的是,湖里区与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共建的“中国(厦门)数字音乐产业基地”,今年首次写入政策。“我们为基地配套300平方米展陈和办公空间,并采用‘一园多区’模式,拓展区同样享受基地政策。”湖里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基地将联动数字音乐产业大会、海峡新岸音乐街区、两岸流行音乐航线等项目,推动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在厦门集聚升级。
文化产业以创意和创新为本质特征,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战略资源,是原创力的核心载体。湖里区在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中专门制定了多层次的文化人才政策,推出创业补助、住房补贴、项目落地奖励等一揽子举措。如对于文化企业亟需的骨干人才、基础人才给予房租补助、生活补助,补助人才数量最高可达企业员工总人数的50%。
湖里区作为厦门文化影视产业高地,自2018年以来,已兑现政策扶持资金3.71亿元,居全市首位。全区注册影视企业933家,总注册资本49.51亿元,占全市三分之一,吸引光线影业、慈文传媒等领军企业入驻,中国电影资料馆闽南分馆、海丝(厦门)国际电影工业产业基地等龙头项目进入实质运营。数据显示,湖里区已推出22个影视拍摄推荐点,吸引130余个剧组取景,带动五缘湾等60多处“网红打卡地”持续升温。接下来,湖里区将以每年三千万元的财政投入为杠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顶尖人才和优质项目,朝着“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流行文化中心”全速迈进。(张启智)
(审核: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