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惠安乡愁河长陈鑫松:赤子情深护碧水

2025年07月25日 16: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家乡于我,是墨色丹青的山水之画;是渐行渐远的南柯一梦;是心中解不去的乡愁。” 这深情的话语,出自惠安县辋川镇首批“乡愁河长”、福建泉和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鑫松之口。他用赤子之心编织守护网络,以乡愁为纽带、责任为帆、情怀为桥,让家乡的每一条溪流都流淌着眷恋,更涌动着共建幸福河湖的活力。

以乡愁为笔,绘就河湖新景

惠安县辋川镇更新塔头村的渡桥曾见证了无数过往,却因年久失修成危桥,不仅影响泄洪灌溉功能、造成环境污染,更给过往行人与车辆带来极大威胁。乡亲们的出行日益不便,这一切都被在外创业却心系故土的陈鑫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怀揣着回报家乡、改变现状的赤诚之心,他主动与村两委共同商讨渡桥改建计划,并积极奔走,最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

项目启动后,施工过程中难题接踵而至,陈鑫松主动靠前协调各方资源,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制定合理方案,逐一处置施工中的各项阻碍。如今,一座长二十米、宽九米的钢筋砼渡桥横跨溪上,双侧人行道与石栏杆整齐雅致,稳稳地承载起村民的出行安全与乡愁记忆。不仅如此,他还捐建了桥北的塔头亭、木栈道,牵头开展河道清理、拓宽拓深等工程,总投入130万元,让更新溪塔头段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以责任为帆,激活治理动能

2023年,为进一步凝聚乡贤治理河湖的新力量,推动河湖管护工作,助力幸福河湖建设,辋川镇开展了首批“乡愁河长”聘任工作,陈鑫松便是其中一位。

作为“乡愁河长”,陈鑫松不仅聚焦硬件改造,更积极融入河长制工作体系。在受聘为“乡愁河长”后,他认真学习河长制工作机制与职责,主动参与辖区流域治理研讨,结合自身资源为河湖管护出谋划策。

河湖治理不是一时之功,陈鑫松除了捐建民生工程,还通过文化赋能唤醒更多人对家乡水生态的关注——创作闽南语歌曲《塔头》,将渡桥、溪水等元素写入歌词,用“咱厝渡桥这么熟悉,不知影来来回回走了几次”的乡音,让更多人记住家乡的水、守护身边的河。他虽在外创业,但一直心系故土,积极支持家乡的发展。

以情怀为桥,凝聚共治力量

“乡愁河长”的职责,在陈鑫松身上早已超越了“管护”本身。他以自身行动带动乡贤群体参与河湖治理,用“情系乡土、致富思源”的情怀,让更多在外游子关注家乡水生态。如今,塔头村的村民们常说:“走在木栈道上,看着清凌凌的溪水,就想起陈鑫松为家乡做的一切。”

从危桥改造到河道清淤,从景观提升到文化传播,陈鑫松用实干践行着 “乡愁河长” 的使命。在他的带动下,辋川镇“乡愁河长”队伍正成为基层河湖治理的重要力量,乡贤的善举、责任与担当,更成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据了解,除了在河湖治理方面的贡献,陈鑫松还积极助力家乡振兴,多次出资捐建民生工程、支持乡村文化建设;重视家乡历史文化,多次捐资侯卿文史研究会;关爱教育事业,为多所学校捐赠物资和资金。

陈鑫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游子对故土的深情,也为基层河湖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下一步,惠安县将持续深化“乡愁河长”机制,以陈鑫松等乡贤为榜样,凝聚更多河长乡贤力量,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愿景在惠安落地生根、惠及百姓。(陈伟真 苏永固)


(审核:王璐瑶)

推荐阅读

以节气文化激活餐饮消费!节令美食促消费活动来了

作为2025年中华美食荟系列餐饮促消费活动之一,由中国饭店协会主办的二十四节令美食促消费活动7月24日在南京启动。陈新华表示,中国饭店协会将以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等重点活动为抓手,搭建交流和展示平台,发布2025二十四节气菜、节令食品、地标美食等,以品牌活动提升企业和地方节令美食、节令食材的创新力影响力,让... [详细]

入汛以来天气形势如何?未来将如何防范?

高温不断、暴雨如注、台风侵扰,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大家感觉天气变化明显激烈了不少。身处沿海地区遇台风和强对流天气时应避免户外活动特别是海上活动,在山区则需避开强降水时段,远离溪流、沟谷等易发生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域,不要前往未开发景点。 [详细]

住房租赁新规如何为“安心租住”保驾护航?

——针对租赁押金纠纷多发的现象,条例提示出租人收取押金的,应当在住房租赁合同中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并明确规定除住房租赁合同约定的情形以外,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针对租赁合同备案少的现象,条例除了为出租人提供办理备案的通道,即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