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河小禹”:以当好“六员”开展爱河护水行动
7月1日,福建省河长办、团省委和省学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2025年“河小禹”暑假社会实践要当好“六员”,以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举措、更深的内涵践行爱河护水,为福建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和建设幸福河湖注入更有力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今年的“河小禹”专项行动将以“禹我同行·共绘幸福河湖”为主题,要求各大高校聚焦“六个一”任务,即开展一次联合巡河、一场主题绘画、一场河湖宣讲、一幅手绘导览、一段遗产解说,一项智能设计等。当好“六员”:一是“走河湖”当好守护员。各高校与认领河湖“民间河长”联动,以福建“五江一溪”(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木兰溪)为重点,开展联合巡河护河行动,以“发现问题-反馈平台-跟踪整改”的闭环治理机制负责到底。二是“画河湖”当好创美员。每所高校择优推报5项以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为主要形式,有明显省内河流湖泊水系地方特色的绘画作品,优秀作品将汇编成册出版。三是“颂河湖”当好宣讲员。以“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主题,组织编排“幸福河湖”音诗画节目,每所高校择优推报3到5项作品参与省级评选并排序,部分优秀作品将获取现场决赛资格。四是“绘河湖”当好导览员。以省内138处水利风景区为对象,采取就近区域“揭榜挂帅”模式,创作一份完整标注景区景点分布、特色景观、导览路线的手绘地图。创作手法不限,作品需体现景区特色与文化内涵,同时附上3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优秀作品将被遴选成册。五是“忆河湖”当好解说员。以省内公布的45处水文化遗产和151处河湖文化遗产为解说对象,挖掘遗产文化底蕴,制作一段“河湖文化遗产我解说”短视频,发布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最终以最优传播流量评选出十大金牌讲解员。六是“探河湖”当好设计员。围绕AI技术,开发一项智能监测、虚拟治理、智慧科普、文化赋能等方向的智能设计,如APP应用、网页等。
为确保此项活动顺利开展,通知要求各级河长办和高校团委高度重视,认真推动落实,各高校团委把护河实践队列为校级重点社会实践队,抓好组建和指导工作,充分运用新媒体矩阵,广泛宣传“河小禹”专项行动的意义与成果;《福建河湖长制》微信公众号还将开辟专栏及时跟进报道“河小禹”社会实践创新做法和经验成果,营造保护母亲河的良好社会氛围。
专项活动结束后,还将评出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河小禹”实践队、绘画作品、手绘导览图、优秀宣讲员、金牌解说员以及智能护河方案等。
据了解,“河小禹”社会实践福建省自2017年开始已持续开展9年。前8年共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80多所高校、700多支实践队、1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踊跃参加,累计巡河总里程2000多公里、发放宣传材料1万多份、开展调查问卷6万多份,并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宋婧蕊)
(审核: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