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芯”火相传 产教融合育匠才

2025-06-23 16: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支艳蓉)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芯”火相传 产教融合育匠才

2025年06月23日 16: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北京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的核心地带,一座现代化洁净车间内,银灰色的测试设备高速运转,身着防静电服的学生与工程师并肩作战,指尖在操作屏上快速跳动。这里是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与行业龙头集创北方共建的“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中试基地”——这里既是学生锤炼技能的实训场,同时也是深度服务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的“芯片质量守门人”。作为北京经开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又一生动实践,这里已经累计完成1亿颗芯片的功能测试,为经开区企业提供了5000人次以上集成电路技术培训,为破解“就业难”和“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提供了“芯”的解决思路......

基地的诞生,是校企的双向奔赴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国务院“十四五”规划明确将集成电路列为“卡脖子”重点攻关领域。

基地的诞生,源于一场“双向奔赴”。集创北方生产负责人闫金龙回忆道“2019年我们面临测试产能不足,急需扩建测试产线和大量补充相关技能型人才,这时在开发区政府的牵头下,我们和北电科进行接洽,没想到双方一拍即合”。2020年,学校投资1300万元,联合集创北方,共建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中试基地,2023年获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如今,基地常驻2名企业工程师,保证15组国产化测试编带单元24小时运转,服务亦庄开发区集成电路企业,同时也为北职大人才培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芯”动力。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是我国职业教育服务、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机制,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和鲜明特色。北职大党委书记张启鸿在基地调研时指出“要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最新需求为指引,努力将中试基地打造成为立足经开区、服务北京、辐射全国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校企合作新范式、新标杆”。

用“芯”思路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走进测试车间,ST2532C测试机的绿色指示灯频繁闪烁。这台国产首台250Mbps高性能测试系统,打破了国际垄断实现了国产替代,学生在工程师指导下一步步完成板卡编程、外观测试等全流程操作。“第一次参与实际生产时,我盯着测试参数手抖得厉害。”2023级学生张宇翻开实训笔记,记录着从“菜鸟”到“熟练工”的蜕变:“当测试通过率从75%提升到98%,我真正理解了‘芯’工匠精神的含义。”

用“芯”模式协同育人让毕业生成为“抢手货”

在基地配套的教室内,集成电路技术系教师马如玉正指着大屏幕上的芯片结构图讲解:“SOP204芯片的引脚间距仅有0.4毫米,测试时必须确保探针接触误差小于5微米。”窗外,8组全自动测试编带单元同步运转,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无缝衔接。

学校依托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创新构建“1+1+1+N”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1个专业对接1个龙头企业、共建1个实战平台、辐射N家产业链企业。在这里直接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实训教学项目。2023年,师生团队与集创北方联合承接LED显示芯片测试项目,从版图设计到功能检测全程参与,产品良品率达99.8%,为企业创造产值超80万元。“团队设计的测试方案优化了探针接触顺序,使单颗芯片测试时间缩短0.3秒。”集创北方项目经理杨腾飞感叹道“这相当于每年为企业节省120小时工时!”

这种“实战化”培养模式,让毕业生成为行业“抢手货”。2023届学生张浩天在基地顶岗实习期间参与开发了芯片外观缺陷AI识别算法,尚未毕业就被某企业以年薪18万元提前录用。“企业看中的不仅是技能证书,更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张浩天指着自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证书说道。数据显示,近三年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达98%,70%入职长鑫集电、北方华创等头部企业,平均起薪较普通毕业生高出30%。

听听大家怎么评价中试基地

2023年4月14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率调研组一行莅临学校考察调研。怀进鹏一行参观了学校与集创北方共建的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中试基地,了解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工艺流程、信息技术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向和校企合作模式。期间,怀进鹏询问了中试基地封装测试的芯片用途,对将生产线搬进校园既用于满足学校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又用于满足企业中试生产与商业服务的校企合作模式予以肯定。

集创北方负责人认为,“北职大是全国“双高”A档院校,是经开区内唯一一所高等学校,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职业教育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中试基地项目的运行,是北职大专业优势和集创北方产业应用优势的强强联手,一方面可以解决集创部分测试产能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中试基地不只是连接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的桥梁,更是构建创新生态的关键枢纽。”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校长王伟介绍道。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锚定“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目标,持续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全力建设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和集成电路中试基地,致力于为首都打造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高地筑牢根基。王伟进一步强调:“中试基地作为核心载体,我们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紧密交织、深度融合。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让更多源自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在产业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实验室种子’发展成‘产业森林’,以实际行动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贡献首都高校的智慧与力量!”

未来,我们继续砥砺奋进

随着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蓝图展开,这座产教融合的“芯”高地,正以人才链对接产业链、以创新链赋能教育链,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杨洪雪 王硕 刘亚军)


(审核:支艳蓉)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