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保险:坚守创业初心打造“百年老店”,以责任为锚铸就高质量发展

2025-05-20 14: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阳光保险:坚守创业初心打造“百年老店”,以责任为锚铸就高质量发展

2025年05月20日 14: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告别了规模至上、速度为王的拓荒时代,保险业正在经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

变革之中,自2004年创业至今的阳光保险是一个独特样本。它不仅凭借创业基因与阳光文化织就了厚积薄发的发展曲线,同时又以创新精神、战略定力与风险意识实现从“零”到“千亿”级的破局之路,“稳”与“快”无疑在阳光保险的发展路径中得到了有效平衡;同时企业的自身发展又不断反哺国家社会,形成同频共振,这种对“量”与“质”、“当前”与“长远”的把控恰好对应了阳光一直以来提倡的“价值发展”理念。

站在公司创业21周年的节点回望并探索,阳光保险的底色将愈发清晰,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力量也将逐步浮出水面。

从“零”到“千亿”级的破局之路

在本世纪初,保险业的全面开放为不少险企成立提供了机遇,但时过境迁,与阳光保险同期成立的险企中大多数只曾在短期内激起过水花,唯有阳光作为“00后独苗”一路突围、成功上市,实现后来者弯道超车。

这条破局之路背后靠何支撑?在诸多因素之中,对初心的坚守必然是关键要素之一。

业内许多人或许都听闻过阳光保险的创业历程,这段创业故事及其蕴含的创业精神至今都在影响着无数阳光人。在本世纪初,创业融资并未如今日一般容易。阳光的初创团队经历了220多个日夜,走遍中国17个省市,商谈389家企业,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创业、谈股东、组建了阳光财险,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阳光保险集团。这样艰难不易的历程凝聚成“敢于挑战、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并成为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基因力量。

一切的不易旨在“打造一家受人尊重的百年企业”,这样的初心从未改变,甚至成为了阳光的发展信仰,不断在公司每一个抉择背后指引前行。

当创业初心勾勒出公司的“形”后,阳光又进一步在精神内核上下功夫,以求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彼时,公司获得批筹文件后,阳光拿出了近四个月的时间,同步研究与确定公司的文化,也正是后来广为人知的阳光“五十字箴言”。它集中体现了阳光的风格、品质与价值观,也基于此,阳光聚集了一批有理想、有情怀、有奋斗精神的人,共同为保险事业而努力。

路的方向一旦正确,后来的一切也就水到渠成。21年来,阳光保险旗下主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发展速度与效益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从最新披露的2024年成绩单来看,阳光保险集团总资产规模突破5800亿元,总保费收入达1284亿元,内含价值为1158亿元,有效客户数约3019万。一系列数据已然证明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含金量。

稳与快的平衡术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如何平衡“稳”与“快”都考验着企业经营智慧与战略眼光。而阳光保险不论从战略规划还是业务落地,都让“稳”与“快”这对难以兼顾的命题形成了并行。

首先来看“快”,除了上述提及的诸多业绩数据外,阳光保险还在诸多业务创新、科技变革中实现领跑,充分发挥出这家民营险企的市场性活力优势。

旗下寿险聚焦家庭客户多元化差异化需求,以“纵横计划”为抓手,构建客户驱动型的发展模式。在此理念下,阳光保险通过数万人客户大调研工作,创新研讨推出“三五七”保障方案,让客户对自身家庭的保险规划与配置一目了然。“三五七”的推出使阳光成为第一家将“人的一生需要几张保单”这件不太容易说清楚的事简单明了地向社会说得清清楚楚的公司。

旗下产险则从车险业务中率先突围,创新研发“红黄蓝”盈利模式,通过对车辆种类与开车的人进行细分,进行精准的风险定价。随后,阳光财险在2009年研发出了中国财险业内第一张“车险生命表”,并在后来升级形成“车险智能生命表”管理体系,实现“一人一车一价”,有效提升车险业务品质,并让利低风险消费者。如今,阳光财险还研发出“非车数据生命表”“信用保险生命表”,通过这“三张生命表”全面打造核心竞争力。

眼下,保险业正经历以“科技重塑价值链”为核心的深度变革。对于阳光保险来说,科技并不陌生。

公司在成立早期以领先于行业的系统建设思路和应用研发,完成了业财一体化的产寿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在移动化尚未覆盖保险业时就全面启动“凤凰工程”,率先聚焦移动端应用;在AI技术还未普及时,阳光就提出“阳光的未来是一台机器与一群客户的关系”这一愿景,并率先启动保险垂直大模型的自主研发,打造销售、服务、管理三大机器人,让“懂保险”“懂客户”从蓝图变为现实。

凭借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阳光保险迅速构筑起竞争优势,创新也成为这家新兴险企在市场中实现超越的关键途径。

再说到“稳”,在阳光看来就是企业的发展定力,如果更具象化来谈,就是三句话:坚守主业、稳健经营、价值发展。

阳光保险从创业成立以来一直坚守主业发展定力,坚持以实业的心态做金融,不盲目追求“扩张”“速度”,而是稳扎稳打锻造核心竞争力。这种实业心态,在于务实,在于清晰地明白保险业的职能是“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还清楚地了解保险业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正是秉持这种理念,阳光在市场和人民心中树立了阳光口碑与形象。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阳光的“稳”还在于对风险管理的严苛把握。从公司筹建阶段开始,公司就提出了始终守住风险红线的要求。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大风控工作多次指示、提出要求,但始终不变的是对建设一流公司标准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坚持。

对风险的敬畏,以及对稳健发展与价值发展的经营哲学,让阳光既有效地避开了行业激进时期的盲目跟进,也对冲了行业低迷时期的情绪低落,确保了阳光快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向善,打造百年老店

在无数的实践中会发现,长寿企业不仅是商业实体,更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拥有打造“百年老店”初心的阳光保险亦深谙其道,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造福民生福祉方面不断贡献力量,近年来更是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下足功夫,交出优质答卷。

在科技金融方面,阳光保险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2024年为科创类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约413亿元。

绿色金融方面,阳光保险持续拓展绿色保险产品及服务的广度与深度,2024年提供绿色保险保障近16万亿元,提供赔款支持约52亿元。同时,持续探索构建多元化投资产品及服务,截至2024年末,公司可持续投资余额超580亿元,其中绿色投资超200亿元。

在普惠金融方面,阳光保险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去年为约3.9万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4128亿元。同时,阳光保险全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去年提供农业风险保障535亿元,支付农险理赔款6.7亿元。

在养老金融方面,阳光保险全面发力银发保险事业,丰富优化养老产品供给,发力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差异化的养老备老需求,助力养老变“享老”。

在数字金融方面,基于“科技阳光”战略的引领以及科技的不断成熟,阳光保险深度攻坚“人工智能+”,以“科技+数据”深化数字化转型,为行业推进“保险+科技”双向奔赴提供优质范本。

此外,阳光保险还积极服务对外开放,仅在去年就为600余个“一带一路”共建项目提供风险保额约1135亿元。

同时,阳光保险热心从事公益事业,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各类助学、助老等公益活动。截至2024年末,在全国25个省份累计援建76所博爱学校;“万名村医能力提升计划”累计培训乡村医生2.2万人次。

创业21年,阳光保险面对营商环境之变、竞争模式之变,仍然能够存续且不断传承发扬创业时打下的良好基础,这已然是一份具有行业参考价值的范本。在宏观、中观与微观良好形势的共同指引驱动下,相信阳光保险实现创业初心可期,迈向高质量发展将更具确定性。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