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安全生产痛点 湖里创新推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保险项目
小散工程按造价阶梯收费,保费不超过项目总额1%,每人最高理赔50万元;零星作业按天投保,保费每人每天不超过10元,每人最高理赔20万元。无论是家庭维修、小型装修还是日常维护工作,都能为作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确保施工作业无后顾之忧。
4月29日下午,厦门市湖里区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保险项目,通过保险机制,有效遏制高处作业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同时推动区域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项目发布会现场 张琼/摄
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项目由于点多面广、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管理难度高,一直是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据统计,此类项目中的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多为高空作业坠落导致,且涉及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为解决这一问题,湖里区应急、住建、工会、财政等部门协同创新,制定了《湖里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施工人员人身保险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以社会保险为纽带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该项目以“保险 + 服务”模式为核心,推进快捷保险服务与现场安全管理深度融合,既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又能为企业查漏补缺提供前置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
湖里区将投保通道嵌入“i厦门”市民综合服务平台,施工企业或作业人员扫码填写申报信息后,即可在线支付完成投保。同时,结合投保流程设置了90秒强制性事故警示教育环节,解决了高处作业安全教育管理的难点盲区,实现了巡查、申报、投保、事故预防、理赔一体化的高效服务体系。
此外,湖里区政府投入预算资金50万元,对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施工人员人身保险项目进行补贴扶助,力争实现盈亏平衡。湖里区总工会对零星作业施工人员投保每人每天补贴50%,同时引导保险机构在保本微利的前提下,实现“保险保障 + 帮扶救助”的双重保障。
同时,湖里区还从优化安全保障服务质量出发,建设事故预防技术服务体系。督促承保机构联合专业安评机构,向施工企业、作业人员提供安全技术培训,为街道社区专职安全监管员在日常安全巡查提供隐患排查系统工具,并对有较大安全风险的提出整改建议,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前置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也为区域安全生产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统一保费标准、强化事故预防服务,推动施工单位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防控”,又通过智能监控、安全巡查与保险联动,构建起“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救济”的风险减量全链条闭环。
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保险项目的推出,是湖里区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一次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加稳定、安全的环境。通过保险机制的引入,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减少因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从而更加专注于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政府的专项补贴和兜底政策,进一步减轻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济负担,提升了项目的参保率和覆盖面。(张琼 张启智)
(审核: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