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财政+金融”全周期陪伴 助力企业破茧成蝶
厦门市同安区财政局金融办最近格外关注一家隐形眼镜生产企业的发展动态。“爱睿思科技是我区产业投资合作基金梅花创投的参投项目,这几年正快速从美瞳领域中成长!”有关负责人兴奋地介绍这家新成立不到3年的优质企业。从企业落地到成为行业标杆,在爱睿思科技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同安区全力护航的身影。爱睿思科技的发展,正是同安区创新“财政政策+金融工具”体系成效的最佳见证。
近年来,同安区通过财政金融创新,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大动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破局:政策工具包破解企业发展困境
“医疗器械行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我们在制定建厂和设备投资方案时,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爱睿思科技财务负责人李辉回忆。
在梅花创投基金的精准引荐下,企业选择了同安区国企运营的铜鱼产业园作为生产基地。因企业生产设备投入大,稳定的长期租赁让生产的连续性得到有效保障。
2025同安基金湾区投资人会议 张启智/摄
2023年8月,企业正式投产。同安区相关部门在走访时协助企业申报市级技改基金,为企业授信2亿元首期额度。技改基金分两批发放,第一批1亿元贷款可直接获得,但要取得第二笔1亿元贷款,企业需满足过去12个月累计营收上亿元的硬性条件。在即将获得第二个1亿元贷款的关键阶段,企业却陷入现金流短缺的困境。同安区及时协调辖区中国银行提供额外的1000万元信贷,助力企业持续生产,正式具备支取第二期1亿元贷款的资格,资金顺利周转。“同安区政府不仅是我们的引路人,更是我们的陪伴者。”李辉感慨。
同安区通过“财政政策+金融工具”体系,从投(基金投资)→ 补(贴息减税)→ 贷(银行信贷)→ 保(风险补偿)四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全方位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推动产业升级。
“这些政策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根据企业成长阶段动态组合,形成闭环支持。”同安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同安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爱睿思科技2024年营收比上年增加了近9倍。
蜕变:从“管理者”到“成长伙伴”的转型
爱睿思科技目前已建成100%自主研发设计的8条极高壁垒的全自动化智能产线,预计25年底完成一期13条智能产线的建设,隐形眼镜(含美瞳)年产量将达到2.5亿片。爱睿思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填补了厦门市相关领域的空白,也意味着中国本土品牌第一次拥有自主研发和技术工艺迭代能力。
爱睿思将生产基地选定在铜鱼产业园 张启智/摄
“除了切实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同安区政府帮助爱睿思科技申请了专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等项目,让企业员工安心在同安区工作生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同安区积极帮忙协调上下游资源,企业在产业生态中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李辉介绍,从厂房建设到资金支持,从人才引进到市场拓展,每个关键节点都有政策护航,这种“陪伴式”服务让企业能够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能提升。
厦门科学城基金湾区全景图 张启智/摄
从“给政策”到“配资源”,不仅提供资金,更整合产业链、人才、技术等要素;从“事前审批”到“全程服务”,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主动上门服务、诉求快速反应;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培育”,借助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同安,同安区的实践展现了政府角色的深刻转变。
生态构建:打造产融结合新高地
今年1-2月,同安区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总收入和区级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5%、44%; 2024年,同安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税收贡献占比达76%, 12家企业迈入“亿元纳税俱乐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的组合正在产生乘数效应。一方面,政府资金通过立体化的产业基金矩阵吸引社会资本,共同为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资本赋能;另一方面,政策服务贯穿企业成长全过程,形成“引进-培育-壮大”的良性循环。
2025年,同安区将升级区级“财政政策+金融工具”2.0版本,从扩需求、兴链路、育科创三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加大投资,响应国家“两重两新”政策。通过新设“同链”、“同保”基金形成市、区政策有效联动,为辖区工业、商贸链主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主体提供年化 2% 的低成本融资支持,也为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实施“投保联动”,降低研发投资风险。此外,同安区率先发布区级股权投资政策,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优质股权投资机构入驻科学城基金湾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加强“投贷联动”。
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同安区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这里不仅有真金白银的支持,更有全程陪伴的服务,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张琼 张启智)
(审核: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