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权保护到纠纷化解南安水头镇全链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南安市水头镇,是全中国最大石材生产基地,更是全球最大的石材物流集散地,“世界石材之都”享誉全球。
近年来,随着石材产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加速,知识产权侵权、内部管理风险及涉企纠纷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企业层面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水头镇一直都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南安市公安局水头派出所立足产业实际,以法治服务为抓手,开展一系列精准护航行动,有效增进辖区企业和职工群体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为企业构筑远航的护城河,锚定基业永续的寰宇坐标。
智护产权零距离,创新引擎添动力
“林警官,我们公司最近研发了一款新型石材切割技术,特别担心被同行抄袭,这要怎么办?”近日,水头派出所联合市场监管、经侦大队等部门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深入辖区专精特新石材企业开展“法治问诊”活动。活动现场,有企业负责人忧心忡忡地向水头派出所民警提出这样的疑问,民警为该企业主耐心解答,并结合近三年辖区发生的侵权典型案例,针对石材纹理版权保护、智能切割设备专利维护等实际问题,介绍地方为企业量身定制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赢得了企业主们的支持和好评。
在大板市场,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前围满了企业员工。水头派出所民警通过现场发放宣传手册、PPT演示解说等方式,让员工直观感受侵权危害。此外,由企业员工组成的“武荣义警”志愿者化身“普法宣传员”,积极向大板市场企业和客户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次“法治问诊”活动形式丰富、贴近生活,吸引了众多企业主和员工参与。活动期间共累计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开展宣讲活动10余场,覆盖企业员工2000余人次。
法企连心除隐患,风险防控筑屏障
针对民营企业职务侵占等风险隐患,水头派出所依托辖区“警企联络站”,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在走访一家石材进出口企业时,民警敏锐地发现其财务审批流程存在漏洞,随即结合近年辖区发生的职务侵占典型案例,向企业管理层、财务人员详细讲解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并组建“警企联络群”。据悉,今年水头派出所累计在线解答企业法律咨询300余次。
近日,“警企联络群”内某石材企业财务人员小李焦急地向负责民警询问:“张警官,我们公司账户突然有一笔大额资金异常流动,该怎么办?”民警迅速响应,前往该企业,及时协助企业排查出内部员工违规操作风险,并指导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成功从源头上防范了员工职务犯罪风险。
多维治理优环境,护航发展显担当
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水头派出所积极深化泉州市局“融警务汇治理”模式,联合“武荣义警”加强企业周边治安巡逻防控。如,义警队员与民辅警组成巡逻队,对大板市场、荒料堆场等地区周边进行重点巡查,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活动,及时高效调解涉企纠纷。
今年4月,辖区某石材加工企业主周先生来到“警企联络站”,向民警诉说遇到的难题。原来,周先生经营的石材加工厂与附近另一家石材企业因货车通行路线问题发生争执,甚至出现工人对峙情况。事后,水头派出所立即联合行业协会“义警”、司法所成立调解小组介入。调解人员多次组织双方现场勘查、协商,耐心倾听诉求,从道路规划、运输成本等角度分析利弊。经过3天的反复沟通,双方最终制定了错峰通行的折中方案,成功达成和解,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
除此之外,水头派出所还定期组织召开警企恳谈会,认真倾听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方法,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据了解,今年来共收集企业意见建议68条,联合相关部门排查化解因合同纠纷、劳资矛盾、工伤等引发的不稳定问题12起。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地区经济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地方综合竞争力的动力源泉。通过一系列精准护航行动,南安市公安局水头派出所在辖区企业与职工群体中深植法治基因、筑牢风险藩篱,既培育了尊法、守法、用法的行动自觉,更构筑起合规经营与风险防控的铜墙铁壁,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茁壮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护航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破浪前行。
(曾肃琪)
(审核:支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