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载暖心守护
在社会的深处,有一群孩子,他们的生活因父母的服刑而充满了挑战与坎坷,他们缺乏家庭与社会在生活物质供给、健全人格构建、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呵护,同时还要承受社会歧视带来的压力,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浙江省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成长困境及帮扶路径的研究”项目团队,自2007年起便开展了关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帮扶活动,以关怀的精神和无私的奉献,为这些孩子撑起了一片天。他们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切实的帮助,更在全社会激起了深刻的反思与行动,彰显了团队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这支项目团队,由一届又一届充满爱心与关怀的师生组成,在18年中他们帮扶了许许多多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如今,这支队伍由赵超副教授作为指导老师,沈凯娃、陈依枫、杨蕙榕、何京、孙誉城、吴依诺等团队成员在他的指导下对浙江省各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进行帮扶。他们深入浙江省各地,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调研和帮扶,精准识别孩子们面临的成长困境。从心理创伤到教育缺失,从生活困难到社会歧视,团队针对每一个问题都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他们不仅提供物质上的援助,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和持续的家庭关怀,帮助孩子们重建自信,激发潜能,让他们在爱与陪伴中健康成长。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团队不只是对个别家庭进行帮扶,他们的研究和实践,还揭示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和需求,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了宝贵的决策依据。通过他们的努力,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理解这一群体的困境,促进了社会的包容与进步。团队的帮扶工作为这些孩子打破了社会歧视的壁垒,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公正,有助于预防他们因家庭变故而走上歧途,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团队的努力与成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2020年,在浙江省“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中,该项目被评选为省级重点课题。而团队的研究成果之一《当前我国服刑人员子女生活学习工作总体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风险隐患及对策建议》更是被《中国法学会信息》采纳,并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性批示。这一系列荣誉,不仅是对团队工作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们以专业力量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充分肯定。
面对荣誉,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项目团队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深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成长仍然存在困难,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更多的关注。正因如此,项目团队的成员们承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不断完善帮扶机制,拓宽帮扶渠道,为更多的孩子带去希望和光明。我们将以更务实的行动回应社会期待。”他们坚信,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让这些处于阴霾中的孩子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共同编织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图景。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浙江省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成长困境及帮扶路径的研究”项目团队,用爱与关怀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点亮了希望之灯,他们的行动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也为社会注入了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让我们向这支团队致敬,并期待他们的爱心与智慧能够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审核:傅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