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暸望塔顶筑爱巢!大庆上演现实版“人鸟情未了”

2025-04-07 16:00 来源:大庆晚报

近日

在龙凤湿地暸望塔顶筑巢的

两只东方白鹳

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快看!是它!它又回来了!”正在龙凤湿地拍摄的鸟类摄影爱好者翟立华兴奋地呼唤着影友们。

三年前

它们是被大庆人从生死线上救回的幼鸟

三年后

它们成为伴侣重返“娘家”

这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

藏着怎样的故事?

3月22日,40多只第一批迁徙归来的东方白鹳盘旋在龙凤湿地上空,其中一只编号“HQP5604”的东方白鹳,是四年前被大庆人救活的“孩子”,它又又又回来了!

2021年7月,一窝羽翼未丰的东方白鹳幼鸟从巢中坠落,被林甸市民发现后紧急联系龙凤湿地自然保护中心。

“当时东方白鹳的巢穴应该是被大风刮落,大鸟已弃巢,幼鸟见到人也不逃,眼里像在求救。编号为‘HQP5604’的东方白鹳就是这一批中的一员。”龙凤湿地自然保护中心巡防队队长王利舞记忆犹新。

不会进食、瑟瑟发抖的它们,被饲养员武庆捧在手心,“送来时毛都没长全,也不会进食,我们就只能隔两个小时喂鱼泥、虾泥,一口一口把它喂大。等到放飞那天,它突然用喙碰了碰我的手,就像孩子似的,好像在和我告别。”武庆表示。

一年养育,一生羁绊

2022年8月

包括HQP5604在内的8只东方白鹳

被野化训练放飞后

在湿地上空久久盘旋

谁也没想到

这场离别,竟是重逢的序章

“每年春天,它都回来,它记得我的声音!我拿出以前它吃鱼的小桶,偷偷给它加点餐,我离它十几米它也不飞。”武庆说。

“根据这只东方白鹳身上的跟踪器返回的信息看,当其他候鸟随大部队往北迁徙时,HQP5604连续三年精准‘导航’回到大庆。”大庆市林甸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付建国表示。

从大庆到辽宁,经天津折返

它年复一年穿越风雨

只为回到这片被善意浸润的土地

今年,更令人惊喜的是

它还带回了一只

同样在大庆被救助过的“新娘”

两只鸟的相遇

让这场“归家”之旅升华为生命的延续

然而,这对新婚夫妇的“筑巢计划”却让保护站捏了把汗:它们竟选中了高压电线,万一引发短路,后果非常严重!湿地保护站与电力部门连夜行动,拆除危险巢穴,同时在湿地内搭建多处“人工婚房”。

可万万没想到,它们最终选择在湿地保护站的房顶安家,仿佛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这里是最安全、最信任的地方。

目前,这对东方白鹳“夫妇”已有交尾行为,预计再过一个多月,这个小家庭将迎来新生命,为大庆的春天增添更多生命的喜悦。

东方白鹳的“落户”

是大庆生态答卷的高光注脚

作为我国最大的城中湿地

龙凤湿地用5050公顷的碧水芦苇

为128种鸟类筑起“生命方舟”

全天候守护:5处高点监控,今年计划再增加6处高点监控。24小时巡防队、3处看护站点,织就“天罗地网”打击盗猎。

生命驿站:每年救助超100只伤鸟,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院合作,成为鸟类救护实习、研习基地,极大地提升了救护中心的救治水平。

全民共护:20万游客年访量背后,是150块警示牌、普法宣传和24小时热线的温情接力。

“它们选择了这里,是因为大庆已经把‘守护’刻进了城市的DNA。”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副主任王嘉奇说。

从大庆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该市实施湿地修复工程,拆除违规建筑、退耕还湿2000余亩,通过无人机巡护、生态补水等措施提升湿地质量,未来将进一步扩大浅滩区域,为更多珍禽提供觅食空间。

夕阳西下

HQP5604羽翼镀上一层金边

人与鸟的信任

或许就藏在这座被当作“故乡”的屋顶

藏在年年如约而至的春日里

你曾救我于危难,我愿予你一生的信赖

这座“百湖之城”正用行动证明

人类与自然的信任

终将生长成最美的风景

【以长焦定格信赖,用距离守护重逢】

羽翼下的温情不应被惊扰,天空中的信赖需以敬畏相待。

龙凤湿地保护中心呼吁各位摄影爱好者,请用长镜头代替无人机逼近,百米之外,静默守望,方见生灵本真之美。

当每一次对焦都成为温柔的约定,这片湿地将永远栖息着跨越物种的春天。(孙娜)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傅云鹏)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湿地暸望塔顶筑爱巢!大庆上演现实版“人鸟情未了”

2025年04月07日 16:00   来源:大庆晚报   

近日

在龙凤湿地暸望塔顶筑巢的

两只东方白鹳

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快看!是它!它又回来了!”正在龙凤湿地拍摄的鸟类摄影爱好者翟立华兴奋地呼唤着影友们。

三年前

它们是被大庆人从生死线上救回的幼鸟

三年后

它们成为伴侣重返“娘家”

这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

藏着怎样的故事?

3月22日,40多只第一批迁徙归来的东方白鹳盘旋在龙凤湿地上空,其中一只编号“HQP5604”的东方白鹳,是四年前被大庆人救活的“孩子”,它又又又回来了!

2021年7月,一窝羽翼未丰的东方白鹳幼鸟从巢中坠落,被林甸市民发现后紧急联系龙凤湿地自然保护中心。

“当时东方白鹳的巢穴应该是被大风刮落,大鸟已弃巢,幼鸟见到人也不逃,眼里像在求救。编号为‘HQP5604’的东方白鹳就是这一批中的一员。”龙凤湿地自然保护中心巡防队队长王利舞记忆犹新。

不会进食、瑟瑟发抖的它们,被饲养员武庆捧在手心,“送来时毛都没长全,也不会进食,我们就只能隔两个小时喂鱼泥、虾泥,一口一口把它喂大。等到放飞那天,它突然用喙碰了碰我的手,就像孩子似的,好像在和我告别。”武庆表示。

一年养育,一生羁绊

2022年8月

包括HQP5604在内的8只东方白鹳

被野化训练放飞后

在湿地上空久久盘旋

谁也没想到

这场离别,竟是重逢的序章

“每年春天,它都回来,它记得我的声音!我拿出以前它吃鱼的小桶,偷偷给它加点餐,我离它十几米它也不飞。”武庆说。

“根据这只东方白鹳身上的跟踪器返回的信息看,当其他候鸟随大部队往北迁徙时,HQP5604连续三年精准‘导航’回到大庆。”大庆市林甸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付建国表示。

从大庆到辽宁,经天津折返

它年复一年穿越风雨

只为回到这片被善意浸润的土地

今年,更令人惊喜的是

它还带回了一只

同样在大庆被救助过的“新娘”

两只鸟的相遇

让这场“归家”之旅升华为生命的延续

然而,这对新婚夫妇的“筑巢计划”却让保护站捏了把汗:它们竟选中了高压电线,万一引发短路,后果非常严重!湿地保护站与电力部门连夜行动,拆除危险巢穴,同时在湿地内搭建多处“人工婚房”。

可万万没想到,它们最终选择在湿地保护站的房顶安家,仿佛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这里是最安全、最信任的地方。

目前,这对东方白鹳“夫妇”已有交尾行为,预计再过一个多月,这个小家庭将迎来新生命,为大庆的春天增添更多生命的喜悦。

东方白鹳的“落户”

是大庆生态答卷的高光注脚

作为我国最大的城中湿地

龙凤湿地用5050公顷的碧水芦苇

为128种鸟类筑起“生命方舟”

全天候守护:5处高点监控,今年计划再增加6处高点监控。24小时巡防队、3处看护站点,织就“天罗地网”打击盗猎。

生命驿站:每年救助超100只伤鸟,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院合作,成为鸟类救护实习、研习基地,极大地提升了救护中心的救治水平。

全民共护:20万游客年访量背后,是150块警示牌、普法宣传和24小时热线的温情接力。

“它们选择了这里,是因为大庆已经把‘守护’刻进了城市的DNA。”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副主任王嘉奇说。

从大庆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该市实施湿地修复工程,拆除违规建筑、退耕还湿2000余亩,通过无人机巡护、生态补水等措施提升湿地质量,未来将进一步扩大浅滩区域,为更多珍禽提供觅食空间。

夕阳西下

HQP5604羽翼镀上一层金边

人与鸟的信任

或许就藏在这座被当作“故乡”的屋顶

藏在年年如约而至的春日里

你曾救我于危难,我愿予你一生的信赖

这座“百湖之城”正用行动证明

人类与自然的信任

终将生长成最美的风景

【以长焦定格信赖,用距离守护重逢】

羽翼下的温情不应被惊扰,天空中的信赖需以敬畏相待。

龙凤湿地保护中心呼吁各位摄影爱好者,请用长镜头代替无人机逼近,百米之外,静默守望,方见生灵本真之美。

当每一次对焦都成为温柔的约定,这片湿地将永远栖息着跨越物种的春天。(孙娜)


(审核:傅云鹏)

闂備礁鎲$敮鎺懳涢弮鍫燁棅闁冲搫鎳庣粈鍡涙偨椤栵絽鏋ょ紒鎰舵嫹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

  • 中国经济网免责声明:
  • 1、此文内容为广告信息服务,仅代表供稿人(供稿方)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2、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bd2019@ce.cn
关于经济日报社报社编委会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8510915000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