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实施“4164”工程,现代化卫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卫辉市围绕建设“财智卫辉、人文卫辉、生态卫辉、和美卫辉”四个卫辉,以推进新卫一体化战略为牵引,实施“内需培育塑造、产业转型提质、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开放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强基固本”六大工程,强化“机制、项目、要素、人才”四重保障,现代化卫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对于稳经济、促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着关键支撑与引领作用。近年来,该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有力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35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18%。今年一季度,省市重点项目将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30%,顺利实现开门红。
基层治理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卫辉市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精细化服务为根本,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同时,建立党建引领协调联动机制、创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化群众全过程参与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让群众宜居宜业,补齐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在农村,卫辉市以乡村建设“三通一规范”为抓手,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前,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自来水“户户通”,73%的行政村已实现道路硬化“户户通”,60%的行政村已实现污水收集“户户通”,58%的行政村已实现弱电规范。村外全力打造高标准农田,统筹村庄与农田路网、林网、水网、电网、互联网建设,实现整体联动、互联互通,绘就“村在田里、田在村间、村田相依”景观风貌格局。
在城市,卫辉市将城市更新工作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打通劳动路、卫州路等8条城市断头路,完成林桐线七里铺段疏通工程,启动学院西路、胜利路等断头路贯通项目,并完善相关配套服务,形成高效便捷的现代化路网体系。同时,聚焦防汛排涝、致力管网更新,建设地下里子工程,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通过实施市容环境提升专项行动、"见缝插绿"工程,卫辉市推进柔性城市管理,精准规范城市治理,构建宜居城市环境。
在产业发展方面,卫辉市聚焦顶层设计、龙头引领、提档升级、强链补链,大力发展食品制造、化工新材、绿色建材三大主导产业,用“链式思维”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路径。该市以龙头企业带动重点产业链发展,大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以百威啤酒为龙头,以宝钢制罐、合兴包装、中富灌装、银金达彩印等为配套企业的酒饮品产业集群,从易拉罐到灌装线一应俱全;围绕立高食品,形成了以恒升面业、君乐宝奶牛养殖、安隆百万只蛋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为配套的食品全业态产业集群。
近两年,立高食品、英杰食品等一些招商企业落地卫辉市后,在一期投产基础上纷纷追加投资,以实际行动为卫辉市营商环境投下“信任票”。“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用脚来投票。我们锚定‘六最’营商环境目标,创新实施‘三三三’工作法,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市场准入、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气、政务服务等8项指标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崔红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该市将对标先进、再接再厉,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让企业投资更加便利高效,让老百姓办事更加舒心便捷。
展望未来,新乡市委常委、卫辉市委书记崔红建表示,卫辉市将认真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围绕新乡市委“1+6+5”工作布局,持续实施“4164”工程,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卫辉新篇章。
(审核:傅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