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发展绘就亮丽答卷,中国人寿2024年多项业绩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25-03-28 14: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王璐瑶)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以高质量发展绘就亮丽答卷,中国人寿2024年多项业绩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25年03月28日 14: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3月27日上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在京、港两地同时举办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总保费、首年期交保费创历史新高,一年新业务价值继续快速增长,内含价值稳居行业,经营业绩再攀高峰。

“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这样评价,并总结了四大显著特点:

一是规模价值全面。2024年总保费达6714.57亿元,首年期交保费达1190.77亿元,创历史新高。二是经营效益大幅跃升。总投资收益达3082.51亿元,同口径同比大幅增长150%,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69.35亿元,大幅增长108.9%。三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总资产达6.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四是风险防控安全稳健。风险综合评级连续26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

服务大局坚实有力

新“国十条”要求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中国人寿持续强化功能发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践行金融为民,个人养老金业务、商业保险年金业务位列行业榜首。服务实体经济,累计投资实体经济规模超4.6万亿元。支持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公开市场债券和股票投资规模超4.8万亿元。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全方位助推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

资产负债有效联动

中国人寿持续深化资产负债联动,资产负债两端相向发力,在保持投资战略定力、把握市场节奏、提升投资收益的同时,不断加强成本管控和承保管理,经营质效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为5.5%,较2023年同比上升3.07个百分点,创近年新高。

改革转型步伐加快

把握大势融入金融改革大局,持续向新。中国人寿聚焦优增优育和产能提升,完善“客资建队伍”经营管理体系,“种子计划”在24个城市试点。此外,有效推进“报行合一”,强化佣金费用管控,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数字激活发展动能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进步,保险业加速拥抱数智化浪潮。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对此进行了五方面的介绍:

一是数据价值加速释放。作为保险行业牵头单位参与国家数据局首个国家数据标准《数据要素流通标准化白皮书》的编制。二是数智基建赋能升级。高效支撑直达客户的数字化运营服务矩阵。三是数智运营质效双升。共享模式在生产作业、客户服务领域深入应用,核保、理赔等审批效率提升均超26%。四是暖心服务多元供给。持续建设“线上一键直达、线下就在身边”的服务体系。五是消保为民全面深化。

聚焦四大重点工作

展望新的一年,利明光表示,公司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二是积极推动价值持续增长;三是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升级;四是强化基础管理夯基固本。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中国人寿表示,将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突出主责主业,更加聚焦核心功能、价值创造、变革转型和夯基固本,加快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朝着建设成为“发展卓越、创新驱动、协同高效、治理现代”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寿险公司目标奋进。


(审核:王璐瑶)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