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医联体合作开启新征程 基层医疗迎来新机遇
“这是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结合既往曾有胆源性胰腺炎病史,建议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以防胆囊炎急性发作及反复发作胰腺炎。”在衡水市第六人们医院肝胆外科诊室里,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的肝胆外科主任段伟宏教授正在为患者进行诊治。
“没想到在咱们家门口的医院看病,还能得到北京的专家诊治,让我们患者有了‘医靠’!”肝胆科患者笑着说。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与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签约 杨彦春/摄
近日,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签约医联体合作,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肝胆胃肠外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这标志着两家医院正式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帮扶等方式,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医联体合作模式,意味着冀州的患者不再需要长途跋涉,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远程诊断服务。”冀州区卫健局副局长张少华说。
近年来,冀州区紧紧围绕 “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念,将推进医联体合作作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持续发力,成效斐然。该区“向上”积极对接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共15家京津冀三甲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远程会诊等形式的合作;“向下”积极对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2个紧密型医共体,构建“1+2+N”的医疗联合体布局,积极打造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整合的“冀州样本”,为冀州及周边地区的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推进医联体合作进程中,该区以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和衡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关键纽带,全力搭建起上下卫生服务机构紧密协作的桥梁。一方面,通过举办202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交流座谈会、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骨干医师人才培养等培训,丰富专家下沉基层坐诊、开展业务培训、教学查房等活动形式,将优质医疗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基层医疗体系。2024年以来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驻主治医师以上医务人员4392人次,诊疗25145人次。另一方面,该区不断优化双向转诊机制。当基层医疗服务中心遇到超出其诊疗能力的大病患者时,迅速启动转诊流程,凭借与上级医院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将患者的详细病情资料传递过去,确保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上级医院的妥善接诊和救治。在患者病情稳定进入康复阶段后,上级医院再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转回本机医疗机构进行后续康复治疗。通过与上级医院共同制定的个性化康复方案,利用贴近居民生活、方便患者复诊的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持续、便捷的康复服务,大大提高了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和效果。据统计,该区2024年完成向上转患者725人次、向下转患者2812人次。
随着医联体合作的深入推进,冀州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基层医疗格局稳步构建,居民健康需求得到高效响应,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在家门口就诊,基层医疗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耿自清)
(审核: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