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四川省分行:70亿元贷款支持平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农发行四川省分行辖内平昌县支行贷款余额首次突破70亿元大关,余额达71.43亿元,该行用生动实践诠释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实干担当。
时光荏苒,砥砺前行。近年来,该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坚守“支农为国、立行为民”初心使命,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三农”事业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平昌县域实际,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力助推县域乡村振兴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服务粮食安全,让百姓“手上有粮,心中不慌”
“因粮而生,伴粮成长、随粮壮大”,该行始终把粮食信贷业务作为重中之重,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全行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落地,为解决辖内粮食储备、收购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农村百姓“卖粮难”问题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全力保障粮食收储。
为发挥粮食收储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该行早调研、早对接、早预测、早着手,多渠道了解本地粮食种植和市场情况,积极与粮食主管部门、收购企业进行对接,及时跟进粮食企业收购资金需求。同时安排粮油专职客户经理全力对接,开通办贷“绿色通道”,疏通堵点、难点,提前开展贷款申报前期资料收集,提早做好评级授信、贷款申报、贷款审批及放款工作。截至目前,已向3家粮食企业投放贷款1.9亿元,有效满足了粮食企业收购资金需求,切实做到“钱等粮来”。
着眼地方产业,让百姓“兜里有钱,心怀希望”
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近年来,该行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强化支持平昌青花椒、中药材、地方肉牛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协同发展。
一提到平昌县的主导农业产业,首先想到的就是花椒。平昌青花椒颗粒大而饱满、色泽新鲜、清香浓郁、麻味醇厚,俨然已成为平昌又一地理标志产品。“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离不开农业产业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这类企业,我们将全力支持贷款发放。”为充分利用平昌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资源,用好用足政策性银行信贷政策,按照“平昌青花椒”产业链的思路,该行充分结合县域实际,在初步确定项目建设方案及融资计划后,迅速启动办贷程序,成立项目小组,加强纵深联动,在严格把控风险的同时提高办贷效率,努力实现了项目早审批落地、早投放见效。截至目前成功获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青花椒项目2个,金额5亿元,累计投放贷款2亿元,持续擦亮“平昌青花椒”特色品牌。
聚焦县域发展,让百姓“脚下有力,步步生花”
“路通则财通,路畅则业兴”。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平昌县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加之境内山高地险,沟壑纵横,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针对平昌基础设施的短板,为了更好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该行在了解到企业项目资金需求后,主要负责人主动开展高层营销,多次与县发改局、县交通部门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对接,围绕项目制定专项融资方案,由专人负责收集放款资料,用好用活信贷政策,着力解决农村交通瓶颈。
截至目前,该行已重点支持了平昌县镇龙片区扶贫攻坚道路建设项目、平昌县青云等乡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累计获批贷款5.4亿元,累计投放3.11亿元,惠及27.4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在信贷资金的助力下,一条条崭新的农村公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张张喜悦的笑脸逐渐在农民脸上显现,一步步坚定的步伐让农民看到了未来致富的希望。
深耕绿色沃土,让百姓“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林草兴则生态兴”。平昌县地处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森林资源丰富,是国家规划的“鄂渝川陕甘秦岭大巴山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重点工程县。近年来,该行牢牢抓住县域这一区位优势,以“两山”理念为指导,始终秉承社会责任和政策性金融担当,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积极对接项目业主,用心提供融资、融智服务,省市县三级高效联动,为项目开启绿色贷款通道,全力疏通贷款流程“堵点”,跑出农发行“加速度”,切实保障信贷资金高效落地,持续为县域注入“绿色活水”。
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支持绿色信贷项目19个,聚焦水环境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生活污水处理、国家储备林建设、和美乡村建设、肉牛产业发展等多项建设内容,累计投放绿色贷款40.12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31.67亿元,用生态“绿色”之笔描绘出平昌县域高质量发展“底色”。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此次贷款余额突破70亿元大关,是平昌农发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站在新起点上,作为承担着服务“三农”、支持农业现代化和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该行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聚焦“三农”重点领域,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实践,为全面推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杨皓程)
(审核:支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