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活性水开启绿色循环新篇章 光明糖业引领产业链再升级

2025-01-16 13: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支艳蓉)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植物活性水开启绿色循环新篇章 光明糖业引领产业链再升级

2025年01月16日 13: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1月13日,在广西凤山糖厂,一瓶瓶方方正正的“菁活”植物活性水整齐排列在生产线上,等待装箱。它们将在春节期间被运往上海,丰富市民的餐桌。植物活性水的量产,不但是蔗糖产业科技创新的又一重要举措,更是甘蔗产业链新的延伸,折射出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兴农取得新进展。

  

  从田头到餐桌 植物活性水开启绿色循环经济新篇章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植物活性水量产的制糖企业,光明糖业旗下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紧紧围绕“一根甘蔗吃干榨尽”建链延链强链补链,聚力打造甘蔗产业全链发展。按照“一深二拓三延伸”的发展思路,2023年,广西凤糖联合广西大学绿色制糖团队成功研发出了植物活性水创新产品,填补了国内植物活性水饮料市场的空白,完成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多级膜并行联产甘蔗植物水与蔗糖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的子课题。植物活性水的诞生,实现了甘蔗产业的延链拓带,为甘蔗全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市场对绿色、健康饮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菁活”植物活性水是一款完全提取于甘蔗植物细胞水的饮料,天然健康、顺滑适口、风味清新、0糖0添加。它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追求,还能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饮用体验。 

  为了更快地将“菁活”植物活性水推向市场,光明糖业充分发挥企业协同作用,与兄弟企业——光明商业供应链达成合作。通过光明商业供应链的仓储、物流、渠道一体化能力,上海消费者可在农工商超市、好德便利、可的便利、良友便利、第一食品等1200余家门店购买到这款植物活性水产品,实现从田头到消费者的全链路贯通。 

  从食糖到消费品 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综合效益 

  冬日里的八桂大地,田成方、蔗成行。每年这个季节,一车车满载甘蔗的卡车有序出入凤山糖厂。作为国内糖企排头兵,光明糖业已形成了从甘蔗种植、产糖、销售到衍生消费品的全产业链布局。2023年,光明糖业食糖销量近300万吨,贸易糖覆盖长三角、华北、华中、华南、西部、东北等主要食糖消费区域,建立了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市场网络。

  

  白砂糖、冰糖、花色糖……除了榨糖,甘蔗还能做什么?对此,光明糖业给出了答案。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为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广西凤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创新对糖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目前已形成了糖、纸、肥、酒及甘蔗多元高值化综合利用等多条蔗糖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甜蜜产业链”让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增值。 

  从帮扶到奔富 光明糖业践行乡村振兴“光明模式” 

  从传统的制糖产业到食品加工、造纸、环保餐具制造、植物活性水生产……不断延伸的甘蔗产业“链”接起了一个千亿级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吃干榨尽”的甘蔗产业映射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光明未来。

  

  光明糖业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企业回馈社会”的发展理念,埋头耕耘甜蜜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助推乡村振兴,优先帮扶贫困地区农户种植甘蔗,及时向农民兑付蔗款,近三年来,光明糖业共计兑付蔗农甘蔗款近200亿元。从帮扶到奔富,光明糖业真正做到了乡村振兴“蔗”里兴,帮助蔗农种出“甜日子”。

  

  未来,光明糖业将继续聚焦“传统产业新兴化”的战略导向,推动糖业产业链创新发展和能级提升,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让数字赋能农业产业链深度延伸,持续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推动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增长。 


(审核:支艳蓉)

推荐阅读

老铺为何成了黄金“新网红”?

所有金饰均为一口价,在金价之外赋予设计和品牌更多的溢价空间,老铺黄金试图在中国黄金市场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的高奢品牌路线。有人心甘情愿买单,称其为黄金界的“爱马仕”;也有人不屑一顾,认为噱头大于实质。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详细]

正月还没过完 收纳师订单全排满

每年开年,家政市场都会迎来用工高峰期,而收纳师作为近几年走俏的新兴行业,正受到越来越多追求品质生活的家庭的青睐。杭州悦居整理收纳日式打包公司是一家专做收纳的家政公司,主要负责全屋整理、搬家打包、空间规划、大件拆装等。一开年,公司二十多位收纳师的订单同样排满。 [详细]

开学季,警惕孩子潜在心理健康问题

所谓发展性问题,即青春期的情绪波动,短期的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的学习困难,很多时候可以通过优化家庭氛围、改善学习环境等方式得到缓解。而有精神心理问题导致的厌学、拒学则应引起家长足够重视,要及时带孩子就医,由专业医师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精神心理问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