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州:靠制帽产业出圈

2024-08-06 09:31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叶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山东胶州:靠制帽产业出圈

2024年08月06日 09:31   来源:经济日报   □ 本报记者 刘 成

  “全镇30%人口从事制帽相关行业、制帽有关企业620家、规模以上制帽企业82家,年产各类帽子12亿顶、制帽产业年产值达40亿元、全球三分之一棒球帽产地,产品行销欧美、拉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开手机搜索“中国制帽之乡”,关于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制帽产业的数据十分亮眼。

  “凯盛制帽、彤彤布料、天润帽子辅料……”走进李哥庄镇鑫窑新村,记者发现了这里的与众不同,一条3公里的移河路,道路两侧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各种制帽原料、辅料商户近100家。

  李哥庄镇“中国制帽之乡”的故事也就发源于这里。

  合作共赢,产业启航

  1985年,祖籍山东的香港商人徐滋斌与李哥庄镇工业品公司合作成立了青岛飞龙金冠帽厂,这是胶州第一家制帽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畅通的销售渠道,仅用了3年时间,员工规模就扩大到1000人,年生产各类帽子150万顶,企业也成为国内制帽领域的龙头企业。

  1996年,港商独资企业圣龙帽厂成立,进一步扩大了李哥庄镇制帽产业的影响力,企业员工最多的时候达到6000人。

  随着李哥庄镇制帽企业影响力的提升,不少外地商人纷纷到李哥庄镇,围绕进料、绣花、制线、帽盖、帽扣等制帽行业的上下游进行投资,推动着李哥庄镇的制帽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一顶帽子需要18道工艺、近10种辅料,之前还得外出采购,后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自给自足。”李哥庄镇党委书记刘强说。

  2008年,全国各地都在聚焦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李哥庄镇将制帽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提出了建设“全国最大制帽生产基地”的目标,制定了产业长期发展规划,出台了诸多扶持措施,于2009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共同授予“中国制帽之乡”称号。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制帽产业不再适应行业发展规律。飞龙金冠帽厂、圣龙帽厂等传统制帽企业都纷纷破产重组,而在大厂中工作多年的业务骨干们也都抓住产业转型的机遇,在家做起了制帽生意。

  “现在我们可以在家里接活干,还能看孩子,又有收入,真是太好了。”走进村民张明珍夫妇的家里,客厅的一半被单独间隔出来,摆放了3台缝纫机,这几天接到了附近几家帽厂的活,张明珍两口子忙着一顶接一顶地缝制着帽檐。

  得益于李哥庄镇制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形成的规模效应,工厂的订单供不应求,而企业的老员工工资低了没动力,工资高了生产成本太高,当地商会和一些企业逐渐想出了这个“全民制帽”的“土”办法。

  “帽子这个产品的体量比较小,是大流水作业,而且制帽工序的多样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年龄段,非常适合在家庭中生产。”胶州市制帽行业商会会长陆玉珍说,“大家开玩笑说我们现在是‘三不限’生产模式,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年龄……随便敲开李哥庄镇一户普通人家的门,他们可能就在从事包扣、折布条、帽盖上车线等配套工作。”

  “村村机器响,家家致富忙”,在“小而散”的全民经济模式下,李哥庄镇连续多年入选全国镇域经济500强,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等荣誉称号。

  供需变化,转型艰难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悄然而至,作为订单式经济的制帽行业,也迎来了行业需求的转变。“之前都是大批量订单,一批货干一个月,虽然利润低,但相对比较稳定。现在几百顶的小订单越来越多,虽然利润高,但是工期紧,工艺要求高,以前的技术难以胜任现在的客户需求。”谈起需求端的变化,青岛冠达制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勇忧心忡忡。

  “这几年,这种个性化定制的小单份额已经从5%涨到了20%,每年都在快速增长,这种形式是未来市场的需求,我们要‘活’下去,必须要抓住这些小订单。”孙勇告诉记者。

  “规模大的企业资本实力雄厚,通过去东南亚投资建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大部分企业实力不够,也不想外出,就只能从产业转型升级上找办法、找出路。”陆玉珍说。

  面对行业困局,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给出了他们的解法——数字化改造升级。

  在前丰制帽的智能制造车间,机械手臂上下翻飞,自动缝纫机运行流畅,很快就在帽檐上勾勒出了刺绣的轮廓……“来的客户都说,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制帽厂。”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爱美自豪地说。

  “其实我们也是没办法,不转型就要面临被淘汰。”谈起转型升级的初衷,王爱美告诉记者,“当时所有行业都在搞数字化转型,所以我们也是从数字化改造下手”。

  转型之路注定是曲折的。前丰制帽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生产线生产要素数字化。“一开始我们引入了市场通用的ERP数字管理系统,但因为是通用,所以无法进行个性化定制,系统很快就沦为了摆设。”转型刚起步就遇到了似乎难以解决的困难,当时的王爱美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想想奋斗了几十年的企业,再苦再难也得干。”吸取了失败教训的王爱美,自己组建了专业ERP团队,围绕生产全流程进行一对一系统定制,成功研发出了行业首个数字化管理系统。随后更是针对制帽生产线进行自动化升级,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改造,一个流程接着一个流程攻克,一个细节接着一个细节改进,7年时间,3代产品,最终成功研发出了全球首套制帽机器人生产线。

  “现在我们的制帽生产线自动化率已经实现了100%全流程覆盖,生产效率提升了100%,人工费用降低了50%,整个生产周期缩短了28%,生产成本下来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王爱美笑着说。

  凭借数字化改造升级,前丰制帽成长为年生产2000万顶、产值达4.1亿元的行业巨头,行业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二位、全国第一位。

  共享经济,抱团壮大

  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固然显著,但巨大的研发投入也限制了一些中小型制帽企业,如何在投入少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智慧共享工厂”应运而生。

  澳拓美盛智慧共享工厂最初是从事制帽设备零售和租赁的,“做的时间久了,有时候企业订单来不及做,也会让我们‘帮着做’”。澳拓美盛智慧共享工厂董事长郭天昊回忆道。后来“帮着做”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李哥庄镇政府与制帽行业商会的引导和帮助下,澳拓美盛专门做起了“共享”的生意。

  “我们定位要做制帽行业的必要一环,所以挑选了帽檐、帽带生产加工这两个重投入、轻产出的生产环节。”郭天昊说,工厂一投产就接到了众多制帽企业的大额订单。

  “他们一次性投入了100多台机器,从他们那订购比我们单独上一条生产线成本低、效率快,大家分工协作,何乐而不为。”青岛叶氏腾飞制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芳对共享工厂很满意。

  2022年,全国首个帽饰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通过设备物联、数据中台、工业APP等技术,全国的制帽企业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共享,形成了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合作共赢的制帽行业合作新模式。自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以来,线上订单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单。

  为了更好满足制帽行业发展需求,胶州市提出在李哥庄镇建设“上合美谷”。“我们规划了一个集零碳智能制造车间、智造研发中心、工业互联网展示中心、共享制造国家示范培训中心于一体的制帽产业集群共享平台,可以助力制帽企业实现‘制造能力共享+服务能力共享+创新能力共享+生态协同’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刘强说。

  “下一步,我们将聚力打造‘上合美谷’,加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制帽行业的融合,推动智改数转,鼓励企业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数字化运营,推广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提升产业智能化制造水平,打造制帽产业新高地,助力打造中国制帽之都。”胶州市副市长周林表示。(经济日报记者 刘成)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