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城市更新重在惠民

2021年10月11日 09:4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城市建成区快速发展过程中,老旧建筑安全隐患、人居环境质量不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存在短板等现象,制约了人民幸福感、满足感的提升。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城市更新行动,不仅能够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对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多地实施城市更新政策。如北京发布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上海宣布成立规模800亿元的城市更新基金。从一系列文件和具体举措可以读出,今日之城市更新已非昔日局部式、项目式的城市更新,而是适应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关键属性,背后体现的是一座城市深层次的发展理念。

  城市更新,重在惠民。城市更新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城市居民的需求,回应区域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此,要在精细化管理中体现为民精神。比如,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的“回天地区”,是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大型居住区,但在规划之初主要考虑居住功能,相关配套缺乏考虑,使其逐渐成为“睡城”。经过3年持续治理,“规划失衡、管理失范、社会失治”问题得到有效遏制。3年来,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意愿从40.6%提升到87.3%,从“一旁看”到“一起干”,当时的“回天行动计划”催生了“回天有我”的价值观,而这又反哺“回天行动计划”解决更多民生难题,形成“能干成事”的城市治理模式。

  如今,城市更新面临的不是单纯的资金问题、技术问题,而是系统性治理问题,为此要放眼更大空间尺度,注重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而不是简单搞大拆大建。如北京市发布的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其中一大特点就是主打“跳出回天看回天”的区域牌,把小区域提升与周边大区域发展相连通。这一发展格局的构建,将有助于促进“回天有业”,打造“活力之城”。

  面对城市有机更新、产城善治等复杂问题,政府无法也不能大包大揽。政府部门在掌握城市规划权的基础上,也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投入到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性,如此城市更新才有活力之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

城市更新重在惠民

2021-10-11 09:4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