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福建泉州市场监管局:有序规范小作坊 做大做强特色小产业

2020年10月10日 13:4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加工小作坊,一头连着数以万计家庭的生计,另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以前,小作坊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脏、乱、差、多、小、散、偏”,随着不断的改造升级和质量提升,如今,泉州的小作坊不仅环境优美,干净卫生,秩序井然,还成为了闽南古早味传统食品文化传承基地,小作坊的民间技艺也得以继续流传。 

  探索新模式 创小作坊产业小集群 

  近年来,泉州结合辖区实际,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集中生产”的思路,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小作坊集聚生产新模式,逐步实现小作坊生产由少数个体向行业规范提升的转变。同时,将整个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相结合,引入闽南民俗文化旅游元素,推出具有当地特色“名特优”式作坊,不仅具有作坊制作等传统民俗文化元素观赏、又兼具实际作坊制作文旅体验。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以“公司运营+招商入驻+传统民俗+文旅体验”形式试点小作坊集聚生产的“晋江”模式。 

  在晋江龙湖创建的晋江来旺良品堂小作坊食品集中加工区,采取招商入驻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全市尚未取证的小作坊进入集中加工区进行生产加工活动。 

  

  晋江市来旺良品堂食品集中加工区。 

  “对于入驻集中加工区的小作坊,进行统一管理,包括‘七个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贮存、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检验、统一外包、统一销售、统一治污。”据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生产监管科科长颜金杯介绍,目前来旺良品堂小作坊食品集中加工区一期已建成,面积约1200平方米,已建设15家加工点,入驻9家小作坊,二期加工区尚在规划中,计划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 

  “之前我在老城区租店面生产,卫生条件不符合规范无法办证,入驻集中加工区后,生产规范了,营业执照、核准证都拿到手了。”山里红蜜饯加工作坊业主侯雷说。 

  

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生产车间。 

  与此同时,以“个体作坊+农业合作社”形式试点小作坊集聚生产的“惠安”模式也别具特色。在惠安黄塘,部分小作坊因污水排放难以治理、城建限制场所不能翻建改造等原因,无法通过整改核准办证,针对原先分散在村落传统米粉作坊“小散偏、脏乱差”的问题,当地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搬迁、统一排污,集中建设“苏塘”米粉小作坊集中加工区。 

  此外,以“农户+农业基地+电商”形式试点小作坊集聚生产的“丰泽”模式同样吸引眼球。在丰泽华大街道,新浦社区居委会统一建设晒场、焙灶及二次烘干设施,统一建立包装贮存区,依托“西畴农场”平台,打通基地产品销售电商通道,融体验、教学、娱乐为一体的产学基地,因地制宜推动区域特色食品作坊转型提升。 

  帮扶引导 创特色区域小产业 

  在闽南历史悠久的面线文化中,晋江龙湖后坑传统手工面线制作技艺颇负盛名。 

  龙湖镇后坑村的洪一博、洪朝芽兄弟,家族世代制作手工面线,长期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经营手工面线生产。2019年,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引导下,洪一博注册成立福建省百匠公司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主推侨乡手工面线这一产品,手工制作面线由小作坊转型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 

  “过去小作坊式经营,一天产量就30多公斤,转型升级为企业后,我们吸纳了十多位面线老师傅加入,一天产量可以达到300多公斤。”洪朝芽表示。  

  洪一博兄弟俩还有更大的目标,“食品小作坊生产的大多数食品都是闽南的传统美食,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些闽南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下去”。 

  “引导生产各种闽南民俗传统食品作坊向集中加工区集聚,与闽南民俗文化旅游元素相融合,做到既有作坊制作等传统民俗文化元素观赏,又兼具实际作坊制作文旅体验,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颜金杯介绍说,近年来,泉州从品牌标准、特色名牌、舌尖美食、传统传承等多个维度,积极培育富有泉州地方特色的小作坊特色品牌,形成了一批具有泉州地方特色的小作坊。 

  据了解,目前泉州已打造精品示范食品作坊54个,转型升级为企业的食品作坊18家。通过持续治理,泉州小作坊地方特色品牌正不断发展壮大。湖头米粉、崇武鱼卷等4款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或商标产品保护,形成一批具有泉州地方特色的小作坊品牌,钟楼肉粽、海丝金凤元宵圆、浦西瑶绿豆饼、钟山蒸米粉、肖园土笋冻、美琼肉粕、永兴麻粩、董埔香饼8款产品列入“泉州伴手礼”名录,瑞芳鱼卷、亚佛饼皮、涂门贡糖、金国贡丸、衙口益盛花生5款产品先后被评为“泉州中华老字号”、“福建省老字号”名单,安海梧埭手工面线成功申报晋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绍峰 王美容 苏晓晖)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35.1K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