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美丽乡村行在云南潞江 “三农难”变“三农甜”

2020年08月14日 09:3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云南省保山市8月13日讯(记者郭红燕)  “我们两口子在春风源芒果基地上班3年了,负责给芒果树剪枝和打药,每个月有稳定的3000元工资收入,日子比以前在家种玉米的时候好多了。”在繁茂的芒果树林旁,农民妇女何够美高兴地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何够美在春风源芒果基地给芒果树修剪枝叶。 经济日报记者 郭红燕/摄

  春风源芒果基地由云南春风源农业公司开发建设。这家保山市本土企业在潞江镇芒旦村流转土地5600亩用于种植芒果,同时在林下套种魔芋,带动周边农业产业从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型,发展芒果种植产业规模1.5万多亩,形成了万亩芒果产业集聚区。这个芒果基地平时有220名农民务工,农忙的时候会增加到800名左右。农民大多来自芒旦村及周边村庄。“我们要把基地发展成为集科学种植、分选加工、平台分销为主的现代农业企业。”春风源农业公司总经理孙玉仙追求的企业发展愿景如今成为现实,并正在进一步提质增效。春风源芒果基地已经被授予保山市现代农业庄园称号。

  “2019年1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我们江东村(火龙果)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可是以前,江东村是云南省挂牌的重点贫困村,全村341户中有立卡贫困户207户。保山市兴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我村土地3000多亩建设火龙果基地以来,已经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兴邦农业公司发挥资金、技术、品种、市场优势,引进现代农业种植和管理。我村有40户近200人在火龙果基地务工,每人每个月大约有2500元收入。2018年,我们村实现整体脱贫。”谈到翻天覆地般的巨大变化,江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为十分感慨。

江东村农民在火龙果基地包装火龙果。经济日报记者 郭红燕/摄

  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江东村农民毕其福、陈国艳夫妇分别是火龙果基地的经理和主管,现在夫妻二人每月共有8000余元的工资收入。他们说:“我们现在的收入是以前种地收入的3倍,就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孩子和老人。这样的日子才是我们农民的幸福生活。”

  兴邦农业公司是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入驻潞江镇的浙江企业。董事长朱跃兴说,公司在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农民收入方面采取了许多办法,如每年按每亩地付给农户租金平均在650元,提高了农民从土地获得的经济收入;每年收购江东村所有农户的农家肥3000吨,每吨支付300元左右;引领农户在公司务工,每年支付每人工资3万元左右;培养公司中层管理人员12人,每年支付工资在3.6万元至6万元;每年火龙果采收时节都招收200多人进行分拣包装工作,支付他们工资大约2万元至2.5万元;江东村统筹20万元入股兴邦农业,每年固定分红2万元,壮大集体经济。

  不扒房,不毁田,不搞房地产;专果业,拓市场,空心荒废村变咖啡农庄园。老石梯寨村78岁老人陈富连满意地对保山山顶一号庄园公司执行董事王大勇说:“早知道你们不拆房子,我第一个就搬下山了。”这是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解和褒奖。2019年11月,保山市批复《高黎贡山?山顶一号咖啡庄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该项目依托老石梯寨村400年来的格局与风貌,对65个院落因地制宜修缮,或重点保护结构品质较为完好的院落,或按原规制和风貌修缮及重建破损的院落。目前,一号咖啡庄园正在用几十个院落及粮仓遗址建设老石梯寨村村史馆、咖啡实验室、茶马古道和高黎贡山人文地理馆、少年儿童自然教育空间、咖啡晾晒房和民居体验区等。一号庄园公司将投资5000万元,于2021年12月建成高黎贡山?山顶一号咖啡庄园。王大勇信心满满:“我们从深圳来老石梯寨村投资,要建设中国版‘翡翠庄园’:量产优质的ARABICA精品咖啡;要打造我国咖啡原产地产学研基地:集聚代表性品种、景观种植、全流程管理、量化数据;要建设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典范项目: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游客徜徉在新寨咖啡博物馆,在参与咖啡加工、学习咖啡文化、了解咖啡旅游、品鉴咖啡产品、享受咖啡餐饮和住宿服务的时候,或许才能够更加真切地体验新寨村(咖啡)这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风范。新寨咖啡博物馆由新寨村党总支联合有关企业投资247万元改扩建老村委会而成,年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3万元。村党总支还牵头成立“新寨教育基金”,形成“村集体经济投入+爱心咖啡企业捐助+村民捐资”的模式,对困难学生给予资助,已累计发放教育基金52600元,帮助40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孩子们是美丽乡村的未来。美丽乡村要培养孩子们成才。” 被广大咖农亲切称为“咖啡书记”的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情怀满满地说。新寨村有四家咖啡专业合作社,农户入社476户,入社率95%。新寨村咖啡种植面积1360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95%,产量4000吨,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村”。在2020年云南咖啡十大品牌排行榜,“新寨”赫然名列其中。新寨咖啡公司是新寨村的合作伙伴,总经理谢显文表示“要进一步把新寨品牌弘扬光大。”

潞江镇街区新貌。经济日报记者 郭红燕/摄

  企业驻村是美丽乡村发展的基础。潞江镇有29个村,每个村分别有本土企业5家、产业合作社8家,有的村还招商引资了省外企业。企业入驻乡村有许多优势,如带来初始资本投入、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促进小农耕作转变为规模化生产,对接市场并弘扬品牌等。春风源农业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建立了高效节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系统,有效解决工程性缺水和传统灌溉的短板,实现科学施肥灌溉全覆盖;兴邦农业公司与中国热带农业研究院、中国柑橘研究所及有关省农科院研发水果种苗,在芒旦村建设“兴邦良种柑橘种苗繁育基地”,每年可以生产大约120万株优质种苗,推广到3万余亩种植。兴邦农业公司出资300余万元架设10公里的引水管道,解决了白岩村人畜饮水问题。有关公司建设的这些系统工程和科研基地,是农民个体无法企及或实施的。

  农家工队伍发展壮大是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潞江镇有一个稳定的大约2000人的农家工群体。农家工有别于单纯种地的农民和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他们常年在驻村企业或合作社务工,有工资或打工现金收入,在家门口蝶变成为工人,照看家人和挣钱两不误,其乐融融。潞江农家工分季节性工人和公司管理层员工。季工每天可以领到酬劳80至200元不等,员工每月可以领工资1500至4000元不等。合作社主要吸纳季工。如果每户农民有一个农家工,形成半工半农的家庭人口结构,将进一步夯实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潞江镇贫困人口发生率从2014年的4.13 %降至2019的0.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12558元增长到2019年的17958元。“农家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是重要原因”。潞江镇党委书记陆柱伟总结说。

  有关专家对潞江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考察和指导。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认为,要从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过渡,要实现自然过渡,从以“生产供给”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产品销售”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体验”为中心,以“物质需求”为主扩大到“精神、文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徐珍玉表示,传统农业正在向智慧农业过度,数字乡村是美丽乡村发展方向。采用物联网传感技术收集更多数据,用大数据指导生产,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绿色消费。

  保山市副市长张云怡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保山市坚持向“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创造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座保山”,重点发展石斛、茶叶、核桃、咖啡四大“拳头”产品,推进“一县一业”创建及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昌宁县柯街镇、湾甸乡和隆阳区板桥镇等先后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支持。保山市提出了三个“百亿”目标,即到2035年末,咖啡、果蔬、旅游产值预计分别达100亿元以上,经济总产值预计300亿元以上。

  今天,站在花果飘香、人喜业旺的潞江坝上,人们欣喜地看到,在怒山与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末端,在东西宽30多千米、南北长70多千米的土地上,潞江这座国家旅游名镇,在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发展中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汉族、傣族、僳僳族、德昂族、彝族、回族等多个兄弟姐妹民族团结奋进,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美丽乡村的画卷,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农民有钱,农村变倩,农业发展,“三农难”正在转变成为“三农甜”。


(责任编辑 :傅云鹏)

分享到:
35.1K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