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广州大肠癌筛查对象年龄范围扩大

2020年08月07日 09:39   来源:广州日报   伍仞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居广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对个人来说,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对社会来说,也耗费了大量医疗资源。

  今年,广州市进一步加大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和防控工作力度,把筛查对象年龄范围从首轮筛查工作的50岁~74岁,扩大到45岁~74岁。无论首轮是否已经接受过大肠癌筛查服务,都欢迎参加新一轮的大肠癌筛查。

  据了解,参加了首轮筛查的41万广州居民中,检出了518名大肠癌患者,其中近4成仍处于早期,还有近1700名居民发现癌前病变。参与筛查的决定让他们得以及早了解病情、接受治疗。绝大部分参与居民都认为,大肠癌筛查项目十分有意义。

  十年间大肠癌发病率上升50% 目前在癌症中发病率第二

  作为全球范围内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的发病率近年在广州市悄然攀升,十年间上升了50%,在恶性肿瘤中排在第二位。

  庆幸的是,早期大肠癌病例几乎可以痊愈。美国的相关数据显示,早期的原位癌和I期大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和84.6%,中期大肠癌患者生存率为64%,到了晚期则急降到5.7%。遗憾的是,临床医院诊断的大肠癌不同期别的比例,与上述数据形成“倒挂”:I期诊断的比例仅为13.7%,58.8%的患者在病情进入III期和IV期才发现。

  多项研究证实,最能影响大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因素是癌症诊断时期别的高低,癌症发现得越早,期别也就越低,治疗效果也越好,患者生存率就越高。

  首轮筛查显成效 早期诊断比例翻番

  和大多数其他肿瘤相似,大肠癌也是年纪越大,患病风险越高。广州市肿瘤监测资料显示,在20岁以下人群中,大肠癌罕有发生;但从40岁开始,大肠癌的发病率曲线开始“抬头”并逐步上升,到45岁开始剧增,在80岁达到最高峰。

  为了提高广州市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早诊率和治疗率,降低大肠癌未来发病率和死亡率,2015年~2018年间,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了首轮的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工作,作为广州市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为全市50岁~74岁的居民提供大肠癌防治健康教育与免费筛查服务。

  首轮筛查工作期间,超过41万居民参加了初筛检查,检出了518名大肠癌患者。其中,早期诊断的比例达38.37%,是筛查前广州市平均水平的2.3倍,提高大肠癌早诊率卓有成效。

  同时,首轮筛查还发现了各类癌前期病变患者1699人,通过有效治疗,他们避免了发展为大肠癌的可能。参加筛查的居民普遍高度认可筛查项目,绝大部分居民认为参与筛查非常有意义,并愿意参与第二轮筛查。

  第二轮大肠癌筛查 年龄范围扩大到45岁~74岁

  为了巩固首轮筛查工作成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十三五”开展大肠癌防控项目的基础上,在今年进一步加大大肠癌筛查和防控工作力度。

  项目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筹安排,通过广州市疾控中心具体落实具体施行工作。通过初筛发现大肠癌高风险人群,将建议其完成肠镜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对癌前病变积极治疗达到避免发生大肠癌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的第二轮广州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筛查年龄由首轮的50岁~74岁户籍及常住居民调整为45岁~74岁。

  参与筛查分三步:

  与首轮筛查模式相同,45岁~74岁的广州居民只需到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可参与大肠癌筛查项目。无论首轮是否接受过大肠癌筛查服务,都欢迎参加新一轮的大肠癌筛查。

  具体操作分三步:

  第一步:由医生进行面对面危险度评估或居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自行完成危险度评估,该项免费。

  第二步:评估完成后,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取免费的粪便采样管进行采样,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

  第三步:由专业医生通过居民危险度评估及粪便隐血检测结果判定参与筛查居民患大肠癌的风险。判定风险高的居民我们称为初筛阳性居民,此类居民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介到各区定点肠镜检查医院,有专门绿色通道方便居民尽快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按医保标准收费。临床医生会根据肠镜检查结果建议居民进行相应的治疗处理。(文/伍仞)


(责任编辑 :韩璐)

分享到:
35.1K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