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像对待生命一样 善待城市

2020年07月13日 08:13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首席记者 龚丹韵

  “上海2035” 总规写道:2035年的上海,将是一座更可持续的生态之城。

  “让人在城市也能‘诗意地栖居’”离不开生态建设。20年,上海城市的“绿肺”扩大了4倍,城市公园突破400座,还有一大批森林公园、公共绿地正在建设中。

  然而,对上海这座超级大都市而言,生态建设仍然处在摸索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化为一座大都市的实践?作为生命体、有机体的城市,如何敬畏和善待?“公园城市”概念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哪些启迪?

  我们梳理上海近几年的生态探索,并用案例和观点,探讨生态视角下人民城市的未来可能。

  在一次“公园城市”的研讨会上,刘滨谊直言上海打造“公园城市”很有难度。

  他是同济大学博导,曾受中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冯纪忠指导,成为国内第一位风景园林学博士,国务院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也是研究人居环境的资深专家。如今,正受邀为一些城市“建设公园城市”进行规划设计。

  从“人居环境”到“公园城市”,刘滨谊有一套基于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体系的理解。

  解放周一:上世纪末,钱学森提出“山水城市”,此后全国启动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项目。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时指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由此,“公园城市”这个概念成为热词。究竟怎么理解它?

  刘滨谊:它不只是城市在公园中,也不是在城市里建造几个公园,而是覆盖城市全域的大系统。公园城市是当代人面向新时代提出的人居理想,是一种前瞻性观念,以明天后天的思维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有待每座城市因地因时制宜,进行各具特色的探索。

  100多年前西方学者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时,主要针对早期英国工业革命造成的城市污染、基本生存和健康问题,他的“花园城市”蓝图中央放的是医院。而今天,为城市中心留出公园绿地才是理想,也正在成为现实。

  今天的城市问题更加复杂,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既有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问题,又有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如生态空间、健康生活、精神文化娱乐等,还要面对极端气候变化、灾害等。

  面对成片钢筋混凝土,超级大都市如何重新拥抱自然,成为明日之城的一大难题和挑战。

  解放周一:您从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寻找智慧,具体指什么?

  刘滨谊:可从生活中的例子说起。以上海所处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房屋朝向布局最适宜南偏东15°—18°,比如老式里弄,大都呈这样的斜角,有的更甚,以最大面顶着海上的东南季风,还可以山墙面抵御台风。

  但现代的规划,一律坐北朝南。后果是什么呢?比如我居住的小区,为了满足日照指标,房屋朝向不适于自然通风,结果冬冷夏热,人工制冷供暖每年增加大批能耗,还直接迎向台风,备受干扰。其实只要略微调整住宅朝向,居住感受、环境温度、抗台风能力、节能减排等都会截然不同。“千城一面”的危害是深层的。

  中国复杂的山水地貌及气候,让中国人很早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天地人和”,才有更好的发展。为了活着,中国人最早学会借助“风”和“景”,用现在的语言,即美好的人居环境。

  而且祖先很早意识到风景与社会安定有关,“风调雨顺”促成“国泰民安”。约两千年前,人们游山玩水,移天缩地,在家门口建造微缩版的大山大水,中国“园林”的概念逐渐明晰,风景分解成造园、风土、风水、风物等分支,还衍生出风气、风情、风韵、风貌等精神概念。

  地灵造就人杰。旷达通透的景观,无拘无束的空间和自由的环境,更容易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好的环境让人变得更有灵性,祖先所尊已被现代环境心理学所证实。

  中国人居科学体系的出发点是生命。生态的意义,不仅是环保,更牵动着人的成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及至城市的文明进步。

  解放周一:目前,公园城市公认为有4个要素:人、城(城市)、境(环境)、业(产业)。但您提出了第五个要素:制。

  刘滨谊:这是深入研究公园城市理论哲学观的结果。中国千年文明的发展中,“制”的意义有多方面,如机制、体制、礼制、法制,制约、制造、制衡,辖制、管制、控制等。建设公园城市离不开一系列制的传承、突破与创新。

  绿水青山,不是简单划分一个界限,这块自然环境,咱们圈起来保护,那里是城市中心,经济产业还按老路走。两者不可孤立对待,而是彼此融合,公园城市需要找到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

  难点在于,如何将城市中属性不同、管理部门不同的各类资源,围绕生态观念,以人为本,统筹管理,综合协同。我称之为“跨界协同”“风景天下”。

  解放周一:有没有一些案例雏形可供借鉴?

  刘滨谊:从2001年起,我受托为江苏省张家港市做暨阳湖生态园规划设计。在市中心区拿出1平方千米做水面造生态,2.2平方千米建造公园,水质保持II-III类,如此规模水质的人工湖今天在长三角都不多见。城市配套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取得了生态、文化、城建多方面共赢的综合效益。迄今,所造的公园每年可实现自我造血5000万元。这不是简单建造一座城市公园,而是在建设城市,探索一种新型的人居环境建设,并由此直接创造价值。

  其实杭州更是一个佳例,以西湖为核心,从古代的水利工程,到今天围绕赏湖的一系列城市公共举措和服务理念,其山水格局为杭州赢得了“天堂”美誉,也让城市借此快速发展。

  解放周一:如何像对待有机体、生命体一样对待城市?

  刘滨谊:一座城市千年不变的基本格局是自然的山水生态格局。阳光、空气、风、水无孔不入,风景无处不在。建筑数十年可以拆,城市面貌百年之后也可以改,唯独风景园林的格局跟大自然息息相关,如同“十月怀胎”,需要千百年的练就。而一旦破坏其背后的生态系统,负面作用不言而喻。过度违反自然格局的人工建造,迟早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所以,我们需要用自然进程的长远眼光,顺风应景,顺应城市所在的各类生命环境诉求,以“生命体建设”为引领,这是建设公园城市的灵魂。

  解放周一:上海打造公园城市,究竟难在哪里?

  刘滨谊:100年前的上海,水网密布,有自己的山水格局,四通八达的水网。若是百年中,上海城市建设留住水系水网,留出生态廊道、绿道,留出城市公共文化、创意、休闲空间,那么,上海将会成为一座水网密布、林荫繁茂的生态之城。那是多么美的景象。

  填浜筑路之后,今天上海打造生态之城,既要遵循自然格局,又要在百年来人工建造的城市格局之上修复人与自然的连接,难度可以想见。

  我认为,建设公园城市对上海而言,主要解决3个痛点:

  其一,继续治理百年工业发展累积带来的环境污染。如空气污染、水系消失。目前上海地表水大多仍为Ⅳ、Ⅴ类,需要继续努力。

  其二,改变城市生活方式,倡导一系列健康生活,培养和塑造高素质的城市人民。

  其三,积累城市公共财富。什么是公共财富呢?上海大规模开辟绿地,大力发展滨水空间,扩建公园,提供更多公共空间,它们不只是“绿色”,更是城市“公共财富”。

  解放周一:韩国清溪川是一个享誉全球的城市更新案例,拆掉城市道路恢复河道,在清溪川两边打造城市生态休闲空间,获得了巨大成功。上海短期内,在修复、提升既有环境上还能做些什么?

  刘滨谊:我近几年一直在研究风景园林的“微小气候”,基于我们创立的动态热物理理论,可调整局地户外环境的风湿热,提高环境的热舒适。

  类似此前提到的,根据风向调整房屋朝向,可让一些局部地区夏日降温约3℃,风速提升2米/秒。比起日照,上海更重要的人居感受是通风。而国内建筑设计中,日照是硬指标,风却没有规定。上海未来可以在通风指标上创新应用。

  又比如,小区绿化观念还停留在西式修剪草皮上。其实居民区更适宜种植乔木、落叶树种。落叶树种冬天不遮光,夏日绿荫降温,对居民更加友好。一个小区绿化就大有潜力可挖。

  总之,公园城市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100座城市有100个模样。最终,在快节奏的超级大都市里,人们依然可以享有自然的阳光、空气、风、水、林荫,自由的活动、放飞的心情,收获幸福感。

  共识

  山水自然,与城市共生

  同济大学副教授董楠楠,长期从事生态与绿色技术研究。他记忆犹新的是,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后,每每前往外地,相关职能部门的人都会感慨世博会的见闻,表示那是他们第一次亲眼见到什么是透水铺装、什么是零能耗建筑、什么是低碳可持续设计。

  “10年前,上海世博会开启了一场城建领域的生态启蒙。”董楠楠说,它引领着此后的中国,各种生态建设遍地开花。

  上海近几年的生态举措更是接连不断。老工业区更新,滨江绿化扩容,新增大大小小的公园和绿廊,乡村和郊野的实践,生态保护统合规划等,某些做法成为全国典范。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有一些蓝本也借鉴了上海经验。

  董楠楠印象深刻的是立体绿化政策,上海做得最早,在全国率先颁布,规定新建公共建筑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屋顶绿化。建成后,可按条件申请一定的政府补贴。屋顶绿化还可折算抵扣地面绿化率。如今,上海一批老中心城区,每年新增绿化约3万平方米。螺蛳壳里做道场,大多正是来自屋顶绿化。

  上海的生态资源其实并不丰富。但近几年,提升滨水环境、空气质量,增加家门口的绿化,新建综合性公园、生态廊道、郊野公园,乡村振兴,河道治理等,市民可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提升。从总规到详细规划到具体建设,蓝网绿道一步步形成。

  同济大学副教授干靓主持了上海“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规划技术要求”中的生态保育专题。滨江物理空间贯通了,而生态价值如何进一步挖掘?专题分了不同区段,哪些需要挖潜,哪些需要保护或修复,一一进行研究。比如河流交汇处,某些地方能否保留浅滩,能否增添小树林,让鸟类栖息和觅食,形成更好的腹地生态空间?

  研究过程也搜集市民意见。令干靓惊讶的是,上海市民对生态需求高,专业水平也高,参与性和主人翁意识很强。比如:“大树绿化+步行道+骑行道就可以了,城市中心一定要大树绿化!”“希望浦江两岸多种高大绿树,不搞地产!”“多些成片的四季花卉和成林的有着季节特色的树木。人们可以不需要大块的水泥地广场,但可以在树林和花丛间散步,锻炼,跳广场舞。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筑建起成片连贯的绿荫长廊。”“要多栽大树少植草皮,多年以后成为绿树成荫的城市绿肺,才是真正造福一方,造福后代。”“黄浦江两岸预留绿道空间纵深不应小于30米。”“景观化结合原生态,留一点空间给生物栖息的生存环境。”

  生态,曾经是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竞争的短板。新一轮城市竞争,生态是硬实力。吸引更多人才,而人才跟着好的环境走,好的环境又能反过来激发人的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是吸引新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干靓列举了德国城市弗赖堡,它以生态环境优美著称。当德国城市普遍人口增长缓慢或萎缩时,弗赖堡就业机会、人口增长、游客数量在德国名列前茅,重要原因就是生态吸引力,且围绕生态发展了一系列产业。许多人来创业、就业、养老。

  作为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学者,干靓越来越感受到生态扮演的角色之重。“上海2035”总规在多处提及自然山水格局。保护“江海山岛”自然生态基底、保护河口冲积型和水乡聚落型自然(文化)景观、促进自然山水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和谐共生。

  应对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城市热岛效应等诸多挑战,上海任重道远。

  未来,滨水见绿、通江达海,不仅是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更将会成为上海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案例

  滨江最靓绿肺藏着诸多巧思

  正在施工中的世博文化公园,备受期待。它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森林公园。

  “但这样的公园设计,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高级建筑师、世博文化公园设计总控管理负责人李定说。

  与白板规划不同,世博文化公园更像一个综合难度极高的城市更新项目。

  这里原为世博会C片区,公园方案需要串联后世博各板块、后滩板块与前滩板块。历史留存的建筑体较多,4座世博保留场馆需要改造后再利用。公园又毗邻打浦路隧道、卢浦大桥,施工同时要注重安全保护。更有难度的是,此处还有上海过去的各种市政设施,如雨污水泵站、燃气过江井、变电站等。

  如打浦路隧道管理用房及其变电站,直接影响公园景观。设计时把管理用房搬迁,将变电站“藏”在公园的人造山——双子山内部。种种巧思,不一而足。

  公园的地面,设计新建一批标志性建筑:扇形的上海重大文化地标工程大歌剧院,由工业遗存上钢三厂框架组成的4朵云状的温室,符合国际马术赛事标准的专业场馆国际马术中心等。

  公园的地下,则包含现有及规划建设的地铁线3条,另有机场快线、隧道3条。割裂公园的世博大道会沉到地下,地面重新“缝合”。每一个主要建筑,都能在地下与停车场、地铁站联通,形成阡陌交错的地下空间……如此种种,意味着世博文化公园是地下和地上一体化综合开发。而国际马术中心、大歌剧院、地铁等各有自己的业主和专业设计施工团队,至少需要协调9大主体30多个单项。类型多样,内容复杂。

  “每一个专业单项都不难,但集成在一起,协调管理难度、统筹开发难度、施工工艺难度,都是挑战。”现场工程师周坤形容。

  作为绿色地标,此次运用的生态技术,云集各方智慧。上海地产集团项目相关负责人彭贵平,从3个方面进行举例。

  土壤处理是难题。这里曾是工厂和会展旧址,建筑和硬地居多。原地挖出的土壤不适合绿化种植。部分渣土就地消纳,二次利用于双子山地形营造、道路建设。同时对原混凝土沥青进行资源回收,打造再生建筑材料。

  为了解决种植土问题,项目借鉴了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经验,科学改良土壤,为此新建了一条小型生产流水线,生产种植配方土。针对不同植物的不同生长需要,配方土量身定做,精细化匹配。

  公园由黄浦江取水,通过后滩的生态净化系统,流入公园湖区,确保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Ⅲ类,视觉感官清澈。这些水还可再用于浇灌,形成水循环。公园本身就是一块巨大“海绵”,能有效减轻暴雨积水的压力。

  植物是公园的景观主体。2000年,上海已提出春花秋色的概念,此次世博文化公园将是色叶树种的集中展现。比如舞动广场的红枫林,到了秋高气爽时,深红层层晕染,将为漫步在此的市民献上大自然的视觉盛宴。

  彭贵平说,经大量研究,团队制定了“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导则”,不同区域不同设计,通过品种丰富、多彩多色的植物,营造特色鲜明的景观格局。

  此外,项目还采用容器苗技术。一般植物生长需要两三年恢复期。现在根据导则,提前容器化育苗,定向培养,不仅能增加植物根系密度,对植物损伤也小,可快速实现景观效果。一切都为上海植物景观的“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做出创新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建设方案的同时,建设团队也同步开展后续的运营方案研究。如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植物养护、交通服务、导览服务等,都被集成在一个“智慧大脑”平台上,可借助大数据,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体验,便于后续运行。

  所有的努力,最终是为了呈现一座生态自然永续、文化融合创新、市民欢聚共享的城市大公园,满足城市人民对生活品质的多样化需求。

  未来的江边,没有围墙的春花秋色中,林中漫步,活动丰富。人与自然在繁华市中心相遇。

  欢迎广大市民就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献计献策。意见和建议请发邮箱:shjianweizhizhu@163.com。


(责任编辑 :韩璐)

分享到:
35.1K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