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干了30年的线路工,面对这个工程哭了两次

2020年07月08日 12:5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在国网福建电力援藏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工程进展顺利,项目的竣工将对我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6月22日,西藏察隅县副县长刘吉斌充分肯定了福建电力援藏所做的贡献。 

  作为深度贫困地区的重要边境县,察隅县“三区三州”和“通大网电”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达5.5亿,在西藏林芝市一区六县中最高。国网福建电力援藏团队45人中的7人,负责察隅县电网工程项目建设,泉州供电公司对口帮扶察隅县,将彻底解决察隅县古拉、察瓦龙等乡镇和边防部队的通大网电问题。 

  项目部搬进施工队  大网电送到边境线 

  察隅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南面与印度和缅甸接壤。西藏旅游地图上唯一标注为“此路非常艰险”的路段就是丙察察线和察隅县察瓦龙乡前往左贡县碧土乡的土路。

  

  地图标注“此路非常艰险”。 

  原35千伏察瓦龙变容量为500千伏安,户均容量低,满足不了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本次察瓦龙输变工程投资2943万,增容至4000千伏安,用电容量提高了八倍,经由昌都110千伏碧土变接入大电网。 

  察瓦龙输电线路全长43公里,共142基。从察瓦龙乡到碧土乡,需沿着S型山路或悬崖峭壁上前行,80多公里的土路要开车四个小时。下雨后塌方造成道路中断比较严重,最近的一次全线有9个点塌方中断。

  

  来自贵州的线路施工负责人兰飞龙说:“干线路施工快30年了,可以说这个工程是最苦的。这里路况太差了,全是土路,又没信号,飞石都砸了好几部车。每天下午就起风,吹得特别难受。晚上干完活回到驻点都要一两个小时,白天都会怕,更何况是晚上。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不怕你们笑话,为了这个工程我都哭了两次,太难了!”

滚石把车玻璃砸破。 

  因工期紧任务重,泉州供电公司援藏干部将项目部的管理驻地,延伸到施工队的现场驻地,靠前一步,及时了解及协调解决现场的问题。按照进度目标倒排,制定施工单位人员、机械等投入要求,强化过程管控,及时纠偏。 

  建设单位不等不靠,组织力量分别从察瓦龙乡和碧土乡调遣挖机等打通公路或部分人工搬运滚石。工程投产后将结束孤网,接入大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助力当地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我们现在用的是小水电,但是经常停电,电压又低,很多电器都用不了。去年烧了几台稳压器,柴油发电都花了好几万。”虽然目前供电可靠性低,但是察瓦龙乡新世纪酒店老板对接入大电网后,游客会越来越多还是充满信心。 

  古拉乡结束孤网历史 

  古拉乡是察隅县最偏远、自然条件最恶劣的贫困乡。因折拉山经常封山封路,一年之中有六七个月无法与外界通车。

 

  南雪村座落在折拉山脚,距离乡政府70.5公里,共有9户人家40口人。一直以来,南雪村仅依靠村庄一台12千瓦伏小型水利发电机单相供电,由于输送距离长,加之雨雪天气的影响,村子里经常断电,给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新建的古拉输电线路全长34公里,共119基,新建10千伏配电线路17公里,0.4千伏配电线路5公里。因怒江阻断,35千伏古拉线分成左贡段和古拉段。从察隅县到古拉乡只有一条路,一旦封山封路后,古拉乡就会成为孤岛。在乡内,滚石、塌方随时会把古拉乡又分成几个孤岛。 

  一旦道路被中断,施工单位断粮断火七八天是再正常不过了。从68号—110号施工难度是最大的,需要自行开挖运输通道11公里,架设索道6公里,马帮运输7公里。 

  今年来,泉州供电公司对口帮扶的察隅项目部构建了“党建”+“基建”工作新模式,向林芝供电公司党委申报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党员服务队,将中心工作重点、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利用无人机等先进手段,开展现场巡查。组织四川输变电等参建单位,克服种种困难,历经千辛,全力推进电网建设。 

  当历史上第一台变压器通电后,十几天都联系不上的南雪村村民,放弃了再次上山挖虫草的宝贵时间,主动在村里欢迎参建单位。

古拉乡向泉州供电公司赠送锦旗。 

  “我们这边电压很不稳定,经常停电。没电也就没有信号。现在好了,村里有了变压器,这是我们幸福新生活的开始。”南雪村主任平措高兴地说道。村民将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噼哩啪啦的爆炸声划破寂静的村庄、响彻整个山谷。村主任还带领村民来到村文化室,为参建人员献上洁白的哈达。

古拉南雪村群众为参建人员献哈达。 

  工程投产后结束了,古拉乡仅仅靠400千瓦小水电供电的孤网历史,配网结构更加完善,供电可靠性更高,电压质量更加稳定,惠及全乡12个行政村2180人。 

  后记 

  这里是封印千年的茶马古道,最原始的进藏路线,由于沿线地质结构复杂、地形险要,而且地图上查找不到,因此丙察察线目前只是少数探险家和资深越野驴友向往的地方,尚未进入大众视野中。 

  走最破的路,看最美的景,这是驴友对丙察察线的亲身体验。但对泉州供电公司对口帮扶的察隅项目部的援藏干部却是另一番感受,进入察瓦龙乡35千伏变电站工地,必须翻越三座雪山,驱车七个多小时的“搓衣板”路才能到达,来回坐一趟腰酸屁股痛脑袋晕,有的回来后还在床上躺了一天多。 

  当地35千伏线路沿着地处悬崖峭壁的公路通道上架设,线路多处为大档距、大跨越、大落差,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在雨后,沿途落石不断,路况非常惊险。 

  在察隅工作的日子里,泥石流、雪崩、飞石等对当地援藏干部是家常便饭。明知前方的路有太多的不测,但他们说是职责所在,工作所需,即使咬着牙,含着苦,都要挺过去。    

  在整个通电过程中,最让援藏干部感动的是南雪村村民拉着他们的手,却久久不肯松手时的那份淳朴和感恩。那一刻,所有援藏干部都觉得他们再苦再累是值得的! 

  察隅离泉州有四千多公里,虽然一个月有两次回家的机会,但从春节以来,他们就一直在西藏,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周末和节假日。 

  “徜徉在那察瓦龙的路上……”当唱起歌曲《向往察隅》时,他们说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仿佛艰辛就在昨日,也感觉胜利就在眼前。(孙瑜阳郭钊平 郑廷裕) 


(责任编辑 :秦佳鸣)

分享到:
35.1K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