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供暖这个事还应因地制宜

2019年12月16日 14:09   来源:解放日报   

  薛子

  冬至将至,每年此时,“南方要不要供暖”的话题便会引发一拨关注和讨论。事实上,如今冬季“南方无暖”的情况已经发生改变,不少城市正在进行因地制宜的探索,有的已开始进行集中供暖,有的正在规划建设供暖项目。

  那么,供暖标准的划分是怎样的?南方城市做出了哪些供暖尝试?有何经验可循呢?

  供暖与否,谁说了算

  在我国版图中部,绵延2000多公里的“秦岭—淮河”横贯东西,划分南北。此线以南,橘林经冬犹绿;此线以北,乔木秋末多凋。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了一条集中供暖分界线,分界线北边的城市由政府统一建设集中供暖系统。

  供暖区域以地理界限为界,这是什么原因呢?当年,我国是在苏联援助下安装集中供暖系统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能源紧缺,只能让部分地区先暖。是否供暖,要考虑城市的性质、地位、气象条件等,并与城市经济建设和能源建设相适应。

  当时我国采用了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即一年日平均气温稳定等于或低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即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然而,评判冷暖有温度、湿度、风速和光照4个因素,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以长江以南的某城市为例,其冬季平均气温为3℃—5℃,但湿度却比北方地区高了40%。因此实际上,该市的体感温度是1到-1℃。

  不过,有媒体集中调查发现,目前集中供暖的分界线实际上与“秦岭—淮河”一线有很大的出入,除了几个意想不到的南方城市有供暖外,在我国中部还有一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中心的供暖交错区,大致范围在北纬31°到35°之间。在这个区域内,供暖和不供暖的城市犬牙交错。

  如果不是“秦岭—淮河”线,到底什么才能决定城市供暖?除了首要考虑的温度因素,经济发展情况与能源供应对能否供暖来说,也许更为重要。如湖北十堰能够在集中供暖的城市名单中拥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二汽”(中国第二汽车厂,即东风汽车集团)。“二汽”厂区分布在十堰市的不同位置。自上世纪80年代起,工厂利用制造产生的蒸汽余热与已有的城市供热管线,配合着市政工程将暖气送到市民家中。

  由此可见,在供暖交错区内能够实现供暖的城市,多为经济较为发达或者资源丰富的城市。

  部分城市的供暖实践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方居民对供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不少南方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响应百姓的呼声。

  安徽合肥地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不属于我国传统集中供暖区。但近年来,随着市民供暖需求和呼声越来越高,合肥加大了集中供暖的力度,享受集中供暖的户数明显增加。如北城片区的湖畔家园小区,1100多户业主中有700多户开通了暖气,开通率60%以上。而在该片区内,目前就有22个小区开通了集中供暖服务。

  根据安徽省住建系统公布的数据显示,安徽省7个地市有供暖,其中只有合肥一个城市做到了真正的城市集中供暖,其他地市大都采取电厂余热利用等方式,对个别小区进行供暖,覆盖到的区域较小、用户较少,有的只有数百户居民,还不能算是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集中供暖。目前,安徽境内淮河以北地区的阜阳等个别地市已经开始积极尝试推进城市集中供暖,不过还处在起步阶段。

  在湖北武汉,目前武昌地区的几个靠近热电厂的片区已享受到了集中供暖。武汉还将在汉口西部及汉阳地区各布局一座大型热电联产机组,供暖范围可辐射东西湖区、硚口区和武汉开发区。

  在江苏扬州,当地也在加大供热管网建设力度,位于瘦西湖景区的凤凰水岸等多个小区将实现集中供暖。

  此外,有的城市集中供暖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位于南京市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正在兴建多个取水泵站和能源站,计划2020年初,江北市民中心和服贸大厦等公共建筑正式集中供暖。未来几年,新区中心片区内的部分小区也将使用江水源热泵集中供暖。

  梳理发现,目前南方集中供暖地区主要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由于老城区铺设供热管道难度大、成本高,集中供暖以新建城区居多。同时,南方地区的集中供暖规划大多停留在市级层面,少有省级政府作出集中供暖规划。

  供暖不能照搬一种模式

  尽管不少南方城市在积极探索集中供暖,但推进速度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用能成本高企。

  南方集中供暖的地方,多数采取根据面积计费的方式。武汉、合肥等南方城市属于国家非法定集中采暖区,没有相关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集中供暖支持政策,由于煤炭等能源价格上涨,一些供热企业亏损经营。根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目前合肥集中供暖能源主要是煤炭,由于近年来受煤炭价格上涨影响,“煤热倒挂”现象严重,给供热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2018年,合肥热电集团全年亏损1.55亿元。

  在部分南方居民呼吁冬季供暖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反对南方大范围集中供暖。

  一些城市城建部门负责人认为,南方每年的供暖周期短,集中供暖设施利用率低,北方统一集中供暖模式不适合南方;有部分南方城市市民表示,家里空调可以随时开关,费用比集中供暖更低;还有的认为所在小区较小,集中供暖公共分摊费用过多、不合理,还有一些业主长期不入住,没有开通供暖……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认为,南方室内外温差比北方小,不同住户之间供暖需求差异大。这是北方供暖宜集中、南方宜分散的主要技术原因。有条件的南方城市可以供暖,但南方供暖不能照搬北方城市集中供热方式,必须充分结合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资源禀赋、建筑特性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灵活探索。

  例如,在城市人口集中区域的小区内,适合集中统一供暖。对于一些市政集中供暖管道无法到达的小区,可以采取分布式能源集中供暖。一般而言,热源厂供热半径超过15公里后,供热的经济效益和效果都会下降。居住比较分散或者没有集中供暖管道的小区,比较适合使用燃气壁挂炉等采暖设备。

  专家认为,集中供暖仍需根据当地经济、能源条件进行论证安排。同时,应鼓励南方城市探索符合当地气候条件、更加节能环保的多种供暖模式,让南方老百姓温暖过冬。


(责任编辑 :韩璐)

分享到:
35.1K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