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赋能田野间,担当践初心 国信期货持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5年11月21日 09:5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有了期货工具兜底,种花生、养蛋鸡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农户李大姐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涉农从业者在国信期货乡村振兴服务中的获得感。2025年,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先锋力量,国信期货以“保险+期货”为核心抓手,联动产业帮扶、消费帮扶、金融扶智等多项举措,在广袤乡野间书写金融助农的生动答卷。

工具创新筑屏障,风险防控显实效

国信期货立足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看价增收”的痛点,持续深化金融工具创新应用,为特色产业筑起风险“防护网”。

在江淮大地,安徽霍邱县鸡蛋产业迎来金融活水浸润。2025年1月至3月,国信期货安徽分公司联合国信金阳推出鸡蛋场外期权项目,为当地农牧企业提供超400吨鸡蛋价格保障,通过2个月的期权存续期管理,成功抵御市场波动风险,不仅稳定了农户收益,更以“订单收购+期货”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在黄河岸边的祥符区,花生产业获得更系统的金融护航。2025年8月,国信期货牵头的郑商所花生“保险+期货”项目正式落地,为当地近10万亩花生种植提供风险保障。作为全国花生生产重点县区,祥符区依托该项目构建起“气候+市场”双重风险防御体系,进一步巩固了其“国家产油大县”的产业地位。

截至2025年上半年,国信期货“保险+期货”业务累计开展150余项,覆盖橡胶、花生、生猪等10余种品种,惠及农户超8万户。其中海南五指山天然橡胶、甘肃宁县苹果等多个项目斩获交易所奖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期货业务模式。

产业深耕强根基,多元帮扶促增收

从田间地头到产业链条,国信期货以全链条服务激活乡村产业内生动力。在华南地区,与广垦橡胶的合作持续深化,继2024年2000吨天然橡胶“期权稳产行动”实现105%赔付率后,2025年进一步推广“龙头企业+场外期权”模式,助力橡胶产业提质增效。

在消费帮扶领域,国信期货延续“以购代扶”传统,2025年持续采购安徽、云南、重庆等地区特色乡村振兴农产品,通过员工内购、客户推荐等方式拓宽销路,让霍邱鸡蛋、延长苹果等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产业资金捐赠同步推进,重点支持陕西苹果种植、云南茶产业等特色项目,形成“输血+造血”的长效帮扶机制。

金融扶智启民智,知识赋能可持续

“以前不懂价格保险,现在知道期货能帮我们稳收益!”清远养殖户张大哥的转变,源于国信期货“蓝海启航”金融知识课堂的普及。2025年,该品牌活动在安徽、广东、广西等地持续发力,通过“线上直播+田间授课”模式,讲解期权应用、风险防控等知识,驻点员工作为专业人员深入村庄,将复杂金融原理转化为通俗讲解,全年培训覆盖超千人次。

在祥符区2025年花生项目启动现场,“稳企安农,护航实体”主题培训会同步开讲,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与行业专家联合授课,从产业趋势到工具应用全方位赋能,现场促成花生订单收购签约,让农户既学知识又得实惠。这种“项目+培训+签约”的组合模式,已成为国信期货金融扶智的标志性实践。

从霍邱的鸡舍到祥符的花生地,从清远的养殖场到湛江的胶园,国信期货以专业金融服务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国信期货驻点帮扶人员表示:“期货行业的根在实体,服务乡村振兴是我们的使命所在。”2025年的实践印证了这份担当——每一笔赔付、每一场培训、每一次调研,都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金融力量,让希望的田野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非遗+旅游:超越“打卡”的创新之道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一张纸延伸出的非遗旅游创新链条在安徽泾县榔桥镇的乌溪村,有座中国宣纸小镇在默默守护着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制作技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既需要培养非遗传承人,也需要懂非遗、懂旅游以... [详细]

“它经济”出圈,线下实体“吸金”有新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变迁、情感需求升级,宠物在家庭的地位日益上升。仲量联行研究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海优质购物中心新开宠物门店的平均面积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而对于原有项目来说,通过轻量级调整,如引入宠物零售及服务业态、设置宠物专属活动区、举办宠物主题市集或赛事等,线下实体也可以吸引养宠客群,同... [详细]

住房城乡建设部: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在新华社20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要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