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长江为何是“世界美酒河”?三个维度看五粮液的“美酒基因”

2025年09月15日 10: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从格拉丹东雪山奔腾而下,全长6363公里的长江,如同一条蜿蜒于华夏大地的巨龙,奔腾不息。长江是时间的见证者,每一滴水都承载着过往的记忆和未来的希望。

从历史的长河中缓缓走来,传承千年的五粮美酒浓香醇厚,回味悠长。五粮液窖藏千年,承载着跨越世纪的故事,充实着长江之畔绵延不绝的文化底蕴。

一条江,孕育华夏文明;一杯酒,承载千年匠心;一种味,飘香世界舞台。9月9日,在长江之滨的李庄古镇,四川日报全媒体联合五粮液举办的“大咖话川酒”第二季第二期活动圆满画上句号。来自农业、文化、经济、酿造等领域的权威专家汇聚一堂,以“长江美酒河”为主题,解码长江与美酒共生的奥秘。

在文明与智慧的碰撞之中,一条脉络逐渐清晰:长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美酒河”,五粮液则是这条美酒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地理禀赋 长江成为美酒河的自然根基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从世界屋脊发源,穿高山峡谷,汇百川入海,万古奔腾的长江,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也造就了从天府沃土到江南水乡的千年繁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长江作为世界第三长河,不仅滋养了华夏文明,更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众多美酒。

长江流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北纬30°黄金酿酒带的温润气候,催生了微生物富集的生态圈,为酿酒提供了天然温床。岷江、赤水河等支流水质清冽且富含矿物质,成为浓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蓝勇认为:“长江的湿度与温差,是世界大河中最适宜发酵酿酒的区域之一。”

微生物、土壤等自然参数协同,共同构筑了优质的酿酒生态基底。长江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原总经理王琳强调:“绿色工程推动更高质量的长江生态文明建设。”长江文明是流淌在绿水青山中的文明,植根于生态和谐的文化底蕴中。

自古大江大河盛产美酒,世界名酒之肇始从无例外。今天的长江沿线汇聚了中国80%以上的名酒,以五粮液为代表的众多名酒,共同汇成了一条“世界美酒河”。

文化积淀 千年酒脉传承的历史底蕴

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孕育和发展多在大江大河流域,而酒又是人类文明的独特物产,当今世界上的知名蒸馏酒也都在周而复始的酿造中伴随着各自文明的赓续发展,中国白酒以及其他国家的威士忌、白兰地、龙舌兰……都成为各自文明特殊的注脚,拥有着“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文明属性——信史留痕、兼容并包、匠心酿作、独具特色。

长江酒文化源远流长,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才武表示:“酒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长江万年文明史、文化史相生相促。”

考古发现更是印证了长江酒文化的悠久。资阳濛溪河遗址出土了6—8万年前的酿酒器具与花椒、葡萄遗迹;良渚文化时期141公斤/亩的稻谷产量,为酿酒技术普及奠定了物质基础。到了唐宋时期,川江沿岸“酒坊林立,糟香满岸”。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的热烈,都与长江酒文化交织共生。

傅才武认为:“中国人往往通过‘立德、立言、立功’的入世功业实现人生价值,酒则是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酒以成礼、酒以欢乐、酒以忘忧,与艺术、文化、诗性共同填补了精神超越性的不足。

中国白酒的独特在于它是“天人共酿”的产物。中国著名白酒专家、江南大学原副校长、酿造微生物与应用酶学实验室主任徐岩指出:“微生物源于自然,工艺传承千年,粮食源于沃土。”这种酿造智慧在五粮液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五粮液采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酿造,每种粮食都经过严苛筛选。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邓华凤表示:“五粮液联合高校成立酿酒专用粮研究中心,实现从田间到酿造的全链路溯源,为酿酒业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五粮液的酿造车间里,不间断酿造的元明窖池富含的厌氧微生物,经过数百年驯化能生成两三千种风味物质,这是四川盆地独有的“天府菌”群落,也是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徐岩还揭示了长江流域“大江—活窖”的联动机制:“四川犹如一口宏大的窖池,长江就是最优质的活窖之水,从源头推动优质的酿造活动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品牌引领 五粮液彰显长江酒文化高度

在“长江美酒河”版图中,五粮液始终散发出耀眼光芒。李后强提出,五粮液的地位源于“天、地、人、文”四重赋能。

地理上,宜宾亚热带湿润气候、紫色土、江心古河道活水构成多元生态,元明古窖池群形成“生态基因库”。

历史上,宜宾酿酒史始于先秦,而五粮液成型于唐代,从“重碧酒”“姚子雪曲”到现代“大国浓香”,始终传承并弘扬着长江酒文化。

行业层面,五粮液是多粮浓香集大成者,远销海外享誉全球。

社会责任层面,五粮液投入资金建设生态湿地、废水循环系统,开设“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基金”……“多措并举”守护长江生态。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兼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邓宏兵指出:“五粮液白酒产业所在的宜宾产区是中国首个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的白酒产区,在全球十大烈酒产区中位居首位。”他强调,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从长江开始,五粮液则是其中高歌猛进的代表。

与全球名酒带相比,长江流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李后强分析道:“尼罗河缺乏酿酒微生物,亚马孙河无成熟酒文化,唯有长江兼具长度、人口密度与大田种植优势。”

长江流域汇聚了中国80%以上的优质白酒、70%的白酒产量,从五粮液到赤水河核心区,再到江南产区,长江以6300多公里的长度,串联起中国酒文化的多元形态。

傅才武认为,中国白酒要走向世界,需挖掘三大独特品牌价值: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神文化符号价值、市场竞争中的审美IP。

“世界不缺美酒,缺的是‘以文化审美胜出的策略和智慧’。”“长江美酒河”的传播,需要跳出“酒质好、获奖多”的单一维度,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民族性格与独特审美注入IP,才能打造独一无二的IP符号。

长江上游向家坝水电站每年输送的绿电,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动能;三峡集团在长江流域构建的清洁能源走廊,与五粮液的生态酿造理念高度契合。王琳表示,从水源保护到能源利用,五粮液将“中国白酒生态标杆”的责任融入每一个环节,实现了“酿造与生态共生”。

正如专家们所说,长江绵延千里,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河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产业发展的引擎、民族精神的象征。

当世界共同举杯,品味一杯“大国浓香”,杯中流淌的是长江的浩瀚,亦是人类共享的甘醇。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求职者:这些“坑”别踩,守好你的就业权益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面对刚迈出校门的求职者,部分企业动起了歪脑筋,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益的方式出现新动向。企业招聘别存小心思XX三省已满少数民族已招满,上海林展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已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却在其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对特定户籍、少数民族劳动者就业进行限制,侵害了其平等就业权利。广大劳... [详细]

低空经济时代 我们离“打飞的”生活还有多远

城市楼宇间,物流无人机精准投送货品,巡检无人机自动执勤,载人飞行器实现空中通勤——这些曾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在会议中介绍,低空飞行器的分类,包括无人驾驶的航空器,微型、中型、小型的无人飞行器,其重量、最大飞行的高度以及距离都有规定,跟传统的通用航空器并不... [详细]

这些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

今年8月,相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63%,婚纱礼服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09%,无人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89%,儿童推车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65%,租赁正覆盖更多消费场景。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如‘租赁+订阅’‘租赁+购买’等方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促使租赁市场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消费升级与绿色转型。 [详细]